自出現“國學”和“西學”的詞匯以來,東西方的學術體系就一直在論辯。其實,就像中醫和西醫一樣,論辯的意義真的不大,治了病,救了人就算好。慢慢的,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不同的病,不同的患者體質,中西醫治療起來是各有所長的。
誠然,這個“國學”和“西學”也是如此。“國學”重在一個如中藥一般的“調”字上下功夫;而“西學”重在一個如西藥一般的“除”字上下功夫。“調”得好,大家和和氣氣;“除”得凈,大家相安無事。最終,都是殊出同歸的為了一個“好”字。
術數在國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歷來為帝師和智囊研修,往往屬于秘而不宣的神秘東方學術。因為其屬于非正統的學校教育和非職業教育范疇,在被人為的邊緣化之后,若不步入道家去研修“山、醫、命、相、卜”的道教五術的話,那么,你就很難再找到正宗的古法術數的研修之地了。
中國國學術數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就一直秉承國學術數的現代應用傳播事業,就是在做一件將古法術數的玄奧轉化為現代人可以接受的“化古為今”、“化繁為簡”的功德無量的事情。
國學若為中藥,術數就是強健精氣神的藥酒。將強健精氣神的“國學”中藥與酒“溶”于一體的“術數”藥酒,不僅配制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國學”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可充分發揮其效力,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