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產品就想招商,那是企業白日在做夢!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這年頭,許多企業手里有一些產品,于是想招商,可惜的是,絕大多數都成為了烈士!
這不,有些中小企業向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咨詢,公司研發、生產的產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出來了,但苦于缺乏營銷能力,因此,假如自行組建網絡,一則缺乏相關資源,二則怕投入成本高,又不知道產品到底多久能打開市場。因此,他們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招術——招商,認為通過此舉能迅速解決產品資金積壓問題,至少,迅速回籠的資金能給他們前期的投入帶來安慰。此外,產品由別人去運作,也省了自行組建網絡、設置團隊帶來的許多煩心事。
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具普遍性。但是,凡事現在都怕講個但是,成功的概率又有多少呢?
其一:你的產品剛剛出來,一點知名度都沒有,不要說大市場,連小區域都不曾聽說過該產品,如何讓經銷商投來關注的目光?
其二:即使你在相關專業招商媒體連續刊登廣告,踴躍造勢,從中提煉賣點,炒作概念,不斷打出“打造百萬富翁從此開始……”、“××億市場等著你”、“二十一世紀生物工程領域全新突破”等等這樣煽動人心的口號,但不要忘了,作為保健品,你始終逃不出衛生部和藥監局報批的二十七項功能里面。截止到去年底,在全國五千種保健品里,免疫調節功能、抗疲勞功能和調節血脂功能的產品就占了所有產品的57.5%,在如此重復建設、同質趨向的競品面前,你光搖旗吶喊,經銷商又怎么知道你的產品一定會有市場呢,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的產品,他們憑什么來相信你呢?
其三:即使你的產品招商成功,難道就一定意味著市場運作成功?非也,理由很簡單,一般經銷商手中都有好些產品,當他一時被你的宣傳迷惑了眼睛,掏出一部分資金將信將疑地買斷某個地區代理時,其較高的心里期望值會讓他忽略自身的市場操作能力缺陷和營銷經驗的不足,而片面寄希望于產品,一旦三個月 或半年過后,市場的實踐并不是他心里期望的那么樂觀,對不起,從此他就會因個人情緒化而把產品看得一錢不值,即使是由于他自身推廣不力,他也會遷怒于產品而打入冷宮。因為,此時他倉庫里還有許多可供選擇的產品呢。那么,你耗費多年心血開發研制的產品,所投進去的人力、物力以及耗費的歲月及相應積累起來的企業形象、品牌資產,難道就為了幾萬塊錢就再也見不到蹤影了?
我并不是反對招商,相反,我很理解一些中小企業的困境和老板的心態,圍繞產品的前期開發已耗費了大量資金,在往里投錢的確力不從心,但是想過沒有,假如招商不成功,你面臨的風險更大,破財更多,到時你來想翻身恐怕都沒有機會了。
怎么辦?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于斐先生認為,根據企業自身狀況和經濟能力,投入幾萬元,先運作一個區域樣板市場來,一則是在一個區域市場擴散影響,營造聲勢,為以后的招商奠定市場人氣;二則通過樣板市場,或多或少積累了企業形象中的無形資產,可以提高與經銷商談判價碼,一旦合作成功,讓他們同樣接受你推廣樣板市場帶來的成功經驗,把其運作過程整個復制,拷貝到其它地方,由于經過實踐證明是行得通的,經銷商也樂于照搬,省時省力,又何樂而不為呢?
由此看來,最理想的方法是通過樹立一個區域性樣板市場來誘導、吸引經銷商的注意力是比較理想,雖然先期要投入一部分資金,但我認為這是投資,畢竟,你一方面保留了品牌資產,另一方面又能吸引更多的經銷商,哪個合算呢?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美國《福布斯》重點推薦的營銷實戰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創業導師,《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總裁培訓班導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專家委員。
近二十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幾十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實戰培訓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是國家商務部向海內外唯一推薦的知名實戰型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幾十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歐洲時報》、《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本《東方時報》、《香港商報》、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