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形沒有神的企業很快就會完蛋!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為什么許多企業辛辛苦苦弄出來的產品在市場上不見蹤影?其實原因很簡單,怪就怪老板只會吆喝產品所謂的好,而不會傳播產品的不同,于是,他的企業就要倒霉。
二十多年來,走南闖北,接觸交往了不少老板,發現一個共性問題是,在沒有弄清楚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他們勇于研發、敢于生產,這不是在不斷產生悲劇嗎,那樣的老板,除了盲目無知還會有什么呢。
幾年來,我寫過大量文章,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奉勸各位老板,在你不了解市場、不掌握需求的前提下,千萬不要搞出什么產品,因為這個市場不缺產品,假如你的產品與對手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差異化都似是而非,搞不明白,就趕緊要STOP了,否則,你所做的一切就好像是盲人摸象。
記得“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指出,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生存,要么具有成本優勢,要么實行差異化戰略———有差異才能有市場,才能在同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弱勢企業要立足市場,首先要有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產品或服務。
在各行各業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弱勢企業必須在開發產品時就立足創新,在運作過程中營造差異化優勢,實現業務、產品和價格的優化組合,開創全新的市場格局。同時還要不斷推出獨具特色的新產品,開發潛在的消費需求,尋求新的“顧客”增長點。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然而,在產品特別是基礎業務同異化日盛的今天,服務的同質化、趨同性也日益突現。僅僅從關注客戶需求方面尋找差異化還是不夠的,我們面對的同時也是一個“個性化”的消費時代,除了關注客戶的需求外,還要對客戶進行 “差異化”服務。把傳統的賣產品、賣服務轉向賣需求過渡,提供超值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實現客戶與企業的良性互動發展,領先一步,不斷超越,始終讓客戶感受到本企業的差異化特色服務。只有做好服務工作,建立起與客戶之間的誠信關系,不斷提高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和對公司的忠誠度,使客戶樂意用企業的產品,才能提高企業的營銷競爭力。
大體來說,除了以上服務差異化和產品差異化兩點是差異化營銷必不可少的環節之外,還有以下兩點也是必須要提的:
一、實施市場差異化營銷。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僅僅依靠傳統的營銷方式已經不能掌控市場,必須根據市場變化,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實施差異化營銷。用心去占領這部分市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實施手段差異化營銷。根據不同的市場特點,適時、適地、適度變換營銷手段,是戰勝競爭對手、爭取最大市場份額的有效措施。對必保市場、必奪市場、必爭市場和隨機市場,可以分別采取大量促銷與限量銷售, 薄利多銷與厚利少銷,低價促銷與高價限銷,賺錢經營與賠錢經營,熱情服務與冷淡服務,先發制勝與后發制勝等不同的營銷手段,以確保市場份額的穩定增加與經營效益的穩步提升。
總之,弱勢企業要想成就市場,除了產品質量優良這個“形”外,還必須提煉賣點、找準訴求,讓產品具備靈魂,也就是所說的“神”,由此才有可能讀懂市場,采取靈活多變的營銷策略,以有限的營銷投入,獲取最大的市場份額和最佳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認為,只有靈活運用差異化營銷手段,才能開拓市場、挖掘市場,才能取得較大市場份額,才能在強手如林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總裁培訓班導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國際健康科學研究院副理事長。
十多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多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實戰培訓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多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