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多半是被撐死的!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那天去杭州給一家化妝品企業做培訓,課間休息時與一位學員閑聊時,對方無意中告訴我,xx企業不靈了,在電視和終端上投入了500多萬進軍酒類產品時,不慎失手,投入產出嚴重不成比例,對于xx集團,我是知道的,它原本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一年產值也有幾個億,去年開始他們想進軍新的產業,其營銷副總曾到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來咨詢,當時我就發表了不同意見,就他們目前的組織結構、操盤經驗和市場敏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一針見血的提出自身觀點,同時希望他們能夠做強做大主業基礎上再考慮關聯性的行業切入,當時那位副總態度非常誠懇,還認真做了筆記,臨走前表示非常感謝,并說回去后會慎重考慮。
但事實上,他們后來開發了系列以鹿茸為原料的保健酒,據說到處招兵買馬,尚未磨合好便匆匆上陣,在廣告宣傳投入上花費不菲,其結果可想而知。
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80%的中小企業在創業后的5年內倒閉,究其原因,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它們不能夠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核心業務上。如果這些企業能夠全力專注于核心業務,全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利用專業優勢獲得規模效益,相信這項調查數據將被改寫。
曾幾何時,許多企業曾經陷入這樣一個誤區:多元化經營能夠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但是在市場從粗放轉向專業分工日益精細的今天,多元化經營的難度越來越高,同時也令企業面臨的風險,常常高于市場的自然風險。
“撐死的企業,遠比餓死的企業多。”這句話,就是對那些盲目擴張、片面信奉多元化的企業最好的勸誡。當那些專注于其核心業務的企業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依然綻放光彩的時候,另一些曾經令人耳熟能詳的公司,卻由于不能夠專注于核心業務,徹底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成為明日黃花。市場條件一旦發生變化,這些企業首當其沖地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例如在韓國的經濟危機中,以現代、大宇為代表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在幾年前幾乎山窮水盡,從經濟支柱走到了瀕臨倒閉的尷尬境地。“巨人”、“春都”都曾經在中國顯赫一時,但由于盲目進入和自身主業毫不相關的多個領域,從而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很快在市場中沉沒。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為此提醒,企業千萬不能在誘惑面前頭腦發熱,一定要在專業專注基礎上審時度勢合理布局。畢竟,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是一項長期艱苦的積累過程。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總裁培訓班導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國際健康科學研究院副理事長。
十多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多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實戰培訓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多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