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只要活在這個世上就離不開競爭,然而,決定人生競爭的成敗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做。
因為同樣的工作,有的人工作有業績,而有的人工作沒業績,這就需要講究方式方法了。同樣的學習,有的同學可以考出好成績,而有的人卻總是考不好呢,學習同樣需要有方法的。即使朋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是如此,說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說。所以在今天這個到處都充滿競爭的環境中,我們不要老總想著做什么,而是要多想想如何做。
有人創業失敗,總認為是企業的位置沒選好,項目沒選好,裝飾沒做好等等,卻不知道真正影響他企業業績的原因是營銷策略沒有做好。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人只要掌握了做事的方法和技巧,無論他做什么工作,都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如果一個人不能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不懂得運用工作的技藝和方法,那么即使最簡單的工作也會出差錯。
因為人生做什么不重要,如何做才重要。有人修鐵路,修了十幾年還是一個普通的鐵路工人;有人修鐵路當上了鐵路局局長。有人蓋房子,蓋了十多年還是一個普工,而有人蓋房子變成了房地產公司大老板,這就是如何做差距。所以有人說沒有不賺錢的行業,只有不賺錢企業。沒有不賺錢的事,只有不賺錢的人。即使是做乞丐,也有人發財,也有人餓死,因為乞討也需要方法。
因此,一個人賺不到錢,成就不了事業,不要總是責怪行業選錯了,事業選錯了。雖然筆者也承認,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工作難易程度和差別,利潤高低有差距。但這不是決定你真正成敗的主要原因。即使房地產是最賺錢的行業,同樣也有企業倒閉。因為行業賺錢不代表企業賺錢,企業賺錢也不代表個人賺錢。同樣,行業不賺錢也不代表企業就不賺錢,企業不賺錢也不代表個人就不賺錢。如果一個人有智慧、有知識、有能力、愿意行動、愛動腦筋,哪怕是你叫他去撿垃圾,也會比別人做得好。所以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跟他做什么沒有多大的關系,跟他們如何做卻有著很大的關系。同樣的推銷產品,有人一個月賣不了一輛汽車,而喬吉拉德一年卻可以銷售一千四百多輛車,這就是如何做的差距。
因為很多人的心思往往是花在做什么,卻沒有想到如何做,所以他們不管如何換工作、換企業,始終不會做出好業績。今天的社會一個人做了多少份工作不重要,做出了多少業績才重要。
因為人們做什么有時往往是由大環境所影響,不能完全由自己的意愿選擇。但是如何做,卻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比如一個員工進入一家企業做銷售,你不能想銷售什么產品,就賣什么產品,而是需要在不能更換產品的前提下,如何銷售好的業績。所以一個人只要掌握了做事的方法和技巧,你就不需要為做什么而擔憂。真正的高手打牌,不是因為他每次都摸到了好牌,而是如何把自己的爛牌打好。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往往不是取決于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即使他收購一家破產的企業,也能夠做得好,這就是能力。如果一個天天想著做什么,而不想著如何做,你是不會進步的。相反,如果一個人養成了如何做的思維和習性,那么他做什么事都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