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與產品創新突破與管理
——打造現代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引擎
課程收益
了解先進、系統的創新思維方法,突破思想禁錮
學習推動創新文化與組織的變革與提升,營造創新氛圍的方法
創新制勝,打造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引擎
掌握世界級產品創新的管理體系,從全新視角認識產品創新
了解正確的創新之路,避免陷入創新誤區
掌握產品研發管理創新的方式與技巧
與專家一起交流產品創新的感悟,解決您產品創新過程中的困惑
課程背景
現代企業的競爭,實質上就是企業創新能力的競爭。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使得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管理能力等方面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而創新是達成這一目標的唯一手段。而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是研發型企業的最為重要的創新途徑和手段。
然而,雖然創新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及其重要,能夠給企業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但創新的本質卻決定了它的高投入、高風險的特性。為了提高創新的收益,降低創新的風險,企業就必須充分認識它,并掌握科學而系統的方法進行創新,從而降低盲目創新和不合理創新帶來的風險。創新需要正確的方法和體系的保障,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創新意識、概念、方法和流程,才能使創新變得高效。
在創新日益被各企業所關注的當今時代,大量成功的企業已經印證了上述事實。因此我們根據國內企業的特點開發了本課程。希望通過對正確的創新理念、創新方法和創新體系的剖析和講解,幫助廣大
研發企業規避創新的誤區,掌握和提升技術與產品創新能力,從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本課程從產品創新思維、產品創新管理兩大維度,全面系統的引領學員開拓思路,尋找突破口,通過對產品創新的全方位解析,使學員走上創新制勝之路。
培訓特色
系統與科學性。課程內容采用國際先進的創新管理體系(包括Stage-Gate,NPD,IPD 等),結合國際先進企業的最佳實踐,從思維、產品到管理,系統講解產品與研發管理創新,分享世界級大師的創新管理思想。
互動與趣味性。課程采用互動與案例教學,對各種技術及產品創新案例、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開拓學員的思路,避免枯燥的理論宣講,增加趣味性和參與性,從而加深學員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轉化能力。
專業與針對性。專業級講師,多年的跨國企業的管理經驗的研發及產品管理資深專家,PDMA會員,多年企業研發管理咨詢及培訓經驗,在產品及研發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都有深刻體會和獨到見解,課程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
講師資歷
講師:楊飛 研發與產品管理專家
PDMA(美國產品開發管理協會)會員
吉林大學 工學學士
香港理工大學 MBA
專業背景:資深研發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十余年產品研發管理及管理咨詢經驗。擁有華為公司、中國移動無線數據研發中心等著名企業工作經驗。歷任研發工程師、項目經理、研發部經理、產品線總監、研發總監、副總經理等職位。具有大型跨國團隊(中、美、印)管理和海外工作經驗,所轄研發隊伍超過千人。對產品開發流程設計及優化、研發組織結構、產品規劃、研發項目管理、研發績效管理、研發團隊管理、產品質量管理等諸多領域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體會。
咨詢背景:作為咨詢顧問領導了卓望科技、元征科技、步步高移動通信、海洋王等數十家龍頭企業的IPD 和CMMI 研發管理體系實施,具備豐富的研發管理實踐經驗和咨詢經驗。
培訓背景:主講課程包括《研發人員職業素養及職業規劃》、《研發項目管理》、《研發團隊管理》、《從技術走向管理(實戰班)》、《高質量的軟件項目沙盤實戰》《成功的產品經理實戰》《研發與產品創新管理》等課程。
部分培訓客戶:思科(網迅)、松下•萬寶、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順洛電子、深圳卓望數碼、步步高移動通信、深圳海洋王、元征科技、五菱汽車、老板家電、創真軟件、福建鑫諾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百富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柳機動力有限公司、同洲電子、深圳市吉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順章電器有限公司、山東易創電子有限公司、深圳華普電子、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理邦精密儀器、廣州從興電子等數百家企業,培訓學員數萬名。
學員評價:講解貼近實戰,能夠帶來很多啟發,并很好的指導實際工作;風格明快、嚴謹、幽默;講師知識、經驗豐富;交流深刻生動,學習收效明顯。
參加對象
各類研發總監/副總、技術/研發部門經理、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研發骨干等
課程大綱
1 創新的概述
1.1 為什么要進行產品與研發管理創新?
1.1.1 企業壽命的差異帶來的啟示
1.1.2 是什么打造了企業的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
1.1.3 產品與研發創新帶來了什么?
1.1.4 普通企業與優秀企業有什么不同?
1.1.5 產品與研發創新在企業創新中的地位
1.2 創新的基本概念與理解
1.2.1 德魯克與熊彼得如何定義和看待創新?
1.2.2 七種創新的來源(德魯克)
1.2.3 摩爾的創新分類方式
1.3 創新的動機
1.3.1 企業生存的需要
1.3.1.1 產品生命周期的變化趨勢
1.3.1.2 產品研發周期的變化趨勢
1.3.2 企業發展的需要
1.3.2.1 知識的更新速度
1.3.2.2 誰將成為贏家?
1.3.3 未來企業競爭核心——創新制勝
2 創新思維與方法
2.1 案例:找到解決之道
2.2 產品創新思維的八大原理
2.2.1 組合原理
2.2.1.1 同類組合原理
2.2.1.2 異類組合原理
2.2.1.3 主體附加組合原理
2.2.1.4 重組組合原理
2.2.2 還原原理
2.2.3 移植原理
2.2.4 逆反原理
2.2.4.1 原理逆反原理
2.2.4.2 屬性逆反原理
2.2.4.3 方向逆反原理
2.2.4.4 大小逆反原理
2.2.5 變性原理
2.2.6 完滿原理
2.2.6.1 整體完滿充分利用原理
2.2.6.2 部分完滿充分利用原理
2.2.7 迂回原理
2.2.8 群體原理
2.3 打破思維的禁錮,開啟創新的天窗
2.3.1 培養思維創新的習慣
2.3.2 試錯法
2.3.3 和田法
2.3.4 Brain-Storming 方法及在創新中的應用
2.3.5 QCC 及其應用
2.3.6 其他創新方法簡介(TRIZ 等)
2.3.7 跳出思維定勢
2.3.8 跳出經驗定勢
2.4 創新誤區與正確的創新意識
2.5 創新思維小結
3 產品創新管理體系
3.1 新產品創新戰略
3.1.1 產品戰略與愿景、目標
3.1.2 案例:全球知名企業的愿景、目標、戰略
3.1.3 業務戰略分析——BCG 三四矩陣
3.1.4 業務戰略分析——波士頓矩陣
3.1.5 產品戰略類型(Miles & Snow Type)
3.1.6 平臺戰略及案例分析
3.1.7 突破性創新與漸進創新
3.1.8 不同程度創新的風險與收益分析
3.1.9 技術推動 vs. 市場驅動
3.1.10 產品創新的收益與風險
3.1.11 產品的創新周期與鴻溝跨越
3.1.12 技術的適應周期
3.1.13 市場增長期的創新策略
3.1.14 成熟市場的創新策略
3.1.15 衰退市場的創新策略
3.2 先進的創新管理體系介紹及比較
3.2.1 Stage-Gate/Review 體系簡介
3.2.2 CMMI 體系簡介
3.2.3 PACE 體系簡介
3.2.4 IPD 體系簡介
3.3 IPD 模式下的產品管理與開發
3.3.1 產品創新的市場與需求分析
3.3.1.1 產品市場分析的六大步驟
3.3.1.1.1 正確、全面的理解市場
3.3.1.1.2 準確到位的市場細分
3.3.1.1.3 系統的組合分析
3.3.1.1.4 制定產品戰略和業務計劃
3.3.1.1.5 融合與優化業務計劃
3.3.1.1.6 管理業務計劃和評估績效
3.3.1.2 產品需求分析的八大要素——¥APPEALS 模型
3.3.2 創新產品開發流程(新產品開發的六個階段)
3.3.2.1 概念階段——初步業務計劃,總體策略的快速評估
3.3.2.2 計劃階段——清晰定義產品及計劃,確保合理的管理
3.3.2.3 開發階段——正確的開發過程,保證產品設計與實現質量
3.3.2.4 驗證階段——必要的修正和改進,產品發布就緒
3.3.2.5 上市階段——市場成功才是產品的成功
3.3.2.6 生命周期階段——持續的產品保障、維護和升級與退市
3.4 創新型組織文化與氛圍
3.4.1 創新組織的八大特征
3.4.2 跨功能團隊與矩陣式組織結構
3.4.3 新產品開發組織形式
3.4.4 創新文化與氛圍的建立
3.4.5 案例:Google 等企業的創新文化
4 課程總結
4.1 課程總結
4.2 閱讀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