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昆,姚啟昆講師,姚啟昆聯系方式,姚啟昆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姚啟昆:姚啟昆:從“三十而立”到“從心所欲”
    2016-01-20 45757

        三十而立,立什么?
        立身
        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我認為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自強是立身之本,別把自己的需求 寄托在父母的資助上,寄托在別人的幫助上, 那都是軟弱的表現。立身是對每個人立足于社 會最起碼的要求。
        立業
        立業就是確立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三十的人應 該有比較固定的職業了。從事每項事業都要有本領,按現代話講就是有一技之長。這是為生的必備,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每個人的各方面要求都會越來越高,中國勞動力過剩更加 劇了這種過高的要求,這只是這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現象。立業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盡到社會責任所必備的。
        立家
        立家就是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當今社會激烈 競爭,推遲了年輕人組建家庭的時間,但我還認為三十歲立家已經不早了。至于是先立業后立家,還是先立家后立業,每個人情況不同, 也不必要分哪個為先哪個在后。年輕人必須負起社會和家庭的責任,還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對年輕人的起碼要求,可現實卻和我們的期望有很大的距離,這當然和國人對孩子的溺愛及就業壓力有關,這也是中國特色吧!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
        人到了四十歲,咀嚼了事態的冷暖,感懷了歲月的無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在經歷了許多疑惑、彷徨、振奮、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穩;少了沖動,多了冷靜;少了煩惱,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責任;少了盲從,多了自我……
        四十歲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對外,他明白了社會;對內,他明白了自己;對自己,他明白了責任。
        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離不開社會,社會越進步,人們對社會的依賴度就會越高。四十歲的人,不再年輕,缺少了對社會那種幻想和迫切 投身于社會中的激情,生活的經歷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穩,挫折讓他明白了,人和社會的關系就是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個體是群體 中的一分子,個體左右不了群體,那就必須正視它,個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須建立在現實社會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是空想。他內心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外界。
        對內,他明白了自己。
        所以,所謂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愿望,而不奢望;有作為,而不妄為。有理想,想是應該, 但關鍵在打理,去實踐;有愿望也可以,關鍵在于切合實際;有作為,關鍵在適度。四十歲的人,是最講實際的年齡段的人,人生走過一半,機會和機遇少了,不應該再犯過錯而走迂回的路了。
        對自己,他明白了責任。
        四十歲的人最大特點是明白了自己的責任。他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和撫養子女責任。首先,他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不單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為社會所做的貢獻,是必須盡到的社會責任,只有每個社會成員的辛勤工 作,才換來整個社會的進步;其次,四十歲的人,其父母年齡都大了,做為四十歲的人,必須承擔起贍養老人的家庭責任,盡心盡力盡早去盡孝;還有,四十歲的人,子女都處在學習 階段,培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即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為社會延續和發展所應盡的社會責 任。
         四十歲的人,是人生輝煌時期,也是為社會和 家庭貢獻最大的時期。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
        “五十而知天命”。 中國古代哲學中把天當作神,天能決定人類命運。
        在孔子的學說中,還保存有“天命”的觀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因果報應,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沒有的別強求, 樂天知命,絲毫強求都沒有,到五十歲明白了 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
        不管這個說法對否,也不管還有多少說法,我認為,“天命”很簡單, 就是你該怎么做,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說白了就是 人生觀而已。“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開來,指必然性或命運。人生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 還是閱歷,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應該不變了。
        到了五十歲,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責任,不懈怠。 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 三十歲時,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是曲折的,是 跳躍式地上升,四十歲的人生軌跡到了高峰, 五十歲的人生軌跡就相對平穩了。如無特殊情況,很難再出現大的波動了。五十歲的人,走過人生的大半,他們正處于人生最清醒的階段,他決不會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 有的現實。而且還十分清醒地預測到自己的未來,會十分平靜地工作和生活。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
        經過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業,無論他從事的職業是什么,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專業水平、技術水平、還是經驗、決策能力以及個 人修養等諸方面都達到自己人生中的相當高的水準,可以說具有了一定的實力;在經濟上,經過二十幾年的積累,也具有一定的財力;再者,經過二十幾年的磨練、有了豐富的閱歷, 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盡管每個人的實力、財力、能力有差異,對社會的影響力不盡相同,但就每個人自己和自己縱向比較,五十歲時,這幾方面應當說是處于高水平狀態了。
        五十歲的人,決不會再埋怨別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習慣了自己應扮的角色。 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責任,不懈怠。 五十歲的人,還沒到退休年齡,但也不是遙不可及,這時,都會想到要繼續工作十年,還要盡到社會責任;五十歲的人,其父母都年邁了,時常為老人繁雜、瑣碎的生活雜事去奔波,因為他們還要盡到家庭責任;五十歲的人,孩子正處于讀書和就業的關鍵時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們最關心和事情,他們必須盡到當好父母的責任。五十歲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責任,都油然產生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不敢有任何懈怠,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應盡的責任。
        五十歲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階段,成功和輝 煌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時常伴有一些壓力,但他們都能很坦然地面對,因為他們了解了社 會,可他們更知道自己!

        六十耳順,看透了什么?
        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生氣,心里依然平靜。
        胡適說:耳順是能容忍“逆耳”之言,聽“逆言”不覺得“逆耳”。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這個歲數,不管聽到什么言論,遇到什么坎坷曲 折,都能做到不激動,而冷靜地進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緒順應客觀環境,順應事物規律,學會不暴躁,不氣餒,不悲傷,不退縮,達到寵辱不驚,始終如一的境地。
        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六十歲,可以說,就到了或者說是接近了這種境界。六十 歲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歲的人看透了生命;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名利。
        人生就是三個時期:從出生到走向社會之前, 是學習各種知識,學習本領,學會做人,這大 約到二十歲左右為一個階段,我稱之為生長 期;二十歲左右工作到退休,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階段,為社會做貢獻,為家庭做貢獻,贍 養老人,撫養子女,我稱之為貢獻期;從退休 起,從以社會角色為主轉到以家庭角色為主,享受養老金,享受子女的撫養,我稱之為收獲期。六十歲的人,明白了這些,就樂于接受這個現實,他們清楚知道,每個年齡段的人就應 該有那個年齡段的人應有的生活。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生命。
        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決定和影響著生命,所以六十歲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樂地生活,不但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 也是對社會一種貢獻,起碼可以減少醫藥資源的消耗。生命的意義就在于自己對社會和他人 的貢獻大于向社會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沒有什么遺憾了。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名利。 在工作時,所從事事業中的角色,決定了自己 的社會地位;退休了,相應的角色也變化了,從以社會角色為主,轉變成以家庭角色為主了, 相應地把原有的角色還給了社會,例如,你工 作時是什么處長、科長、主任、工程師、教 師、醫生……退休了,就一個稱呼:退休人員。 至于利,你退休后的養老金必然少于在崗位時的薪酬,根據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 是了,再多的財產,當你離開人世時,也都留 給子女了。唯有身體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別人替不了,你健康快樂,別人也左右不了。
        六十歲的人,經歷了歲月的打磨,經歷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跡,成就的卻是自己豐富的閱歷、涵養、修養。六十歲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腳步慢了,卻可以細 細品味人生,欣賞人生旅途中各種景色,享受于向社會提供自己辛勤勞動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無憂無慮的輕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 苦辣的回憶所帶來一番別致感覺中。
        六十歲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與眾不同的風采!

        七十從心所欲,應該怎樣去做?
        七十從心所欲,很簡單,就是順從自己的想 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個字:不逾矩,得不違反規矩。
        那么,應該怎樣去做?
        我認為應該是: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從心所欲要隨遇而安;從心所欲要不逾矩。 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對外界,沒什么抱怨了,養老金多少不計較, 孩子是否常來不在乎,對物質生活沒過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夠住就可以,對自己,有興趣的事,就去做,對別人的看法不顧忌,對身體的衰老不驚慌,對死亡不恐懼,一切順其自然。
        從心所欲要隨遇而安 面對生活各種遭遇都坦然面對,遇到高興的事,不過度興奮,遇到悲傷的事,要盡快擺脫傷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計較,甚至對疾病的傷痛也能坦然面對,默默承受,總之,不管是遇見什么事,都是保持從容安定的心理狀態。
        從心所欲要不逾矩。
        從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規矩,對哪些事要合乎規矩呢?我認為就是三個字:情理法。一般來說,違法的事,誰也不會去做,如何講情講理,倒是應該注意的, 和老同志、老同學、老朋友之間,在家庭內部 之間,要多講情少講理,甚至在家庭中就只講情,別講理了,沒有什么誰對誰非了,老兩口相伴健康地度過余生,就是幸福了。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感興趣,只要你高興,只要你快樂就行。
        有人說:六十歲的人,當官不當官的一個樣, 七十歲的人,有錢和沒錢的一個樣,這話有一 定道理。七十歲以后,人人一個樣,都是追求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是保證生活質量的基本條 件,別追求高壽,要追求高生命質量,高的生命質量,才是完美的人生。
       七十歲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對前七十年已經度過,對七十歲以后,又是新的起點,總把自己放在人生旅途中,就會感到來日方長,就不會 感嘆自己年老力衰來日苦短了,就會高興過好每一天,向前看,新的一天,總會有新的生活內容,也總會有新的快樂,你就會看到生命的一份希望和念想,記住來日生活的美好!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 性盈盈影院免费视频观看在线一区|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天堂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日本韩国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在线电影|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