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是指:利用人員、設備、既定的作業方法,將材料加工、裝配成制品的場所。現場管理人員是指:在企業組織中,擁有相應的權利,對現場的作業人員、材料、設備、作業方法等
生產要素,直接指揮和監督的人。
現場中要管理的對象(
生產要素),從大的方面可分為:人員、設備、材料、作業方法、作業環境等五大部分,即:4M1E。圍繞這些對象而展開的各種管理目標中,最根本的可概括為: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確保交貨期、確保人身安全、提高士氣等五點。
現場是一切問題發生的根源,改善企業
生產運營績效的關鍵在于現場。對于任何一個欲在未來競爭中成為世界一流的
生產型企業來說,“重視現場”應成為企業及所有員工的共識。現場是企業
生產運營活動的發生場所,是企業提升競爭能力的重要源泉。所有企業都必須從事與賺取利潤相關的主要活動,如推行或開發一些合適的管理制度,
生產現場的整頓和
銷售的技巧。
在現場中,我們能夠清晰的觀察到
生產活動中的過程和各種浪費與不合理現象。現場是
生產型企業的基礎,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質量、成本、交期等各項指標的實現。現場是一面鏡子,直接反映出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面臨日演激烈的
市場競爭,需要企業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品質、更短的交貨期去響應
市場,而
生產企業的競爭力來自于“現場”,可見現場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者如何更好地做好現場工作呢?
1.抓住員工的兩個心:細心和責任心。提高質量品質意識,使高品質成為員工工作中堅持的一種習慣。過程中的主體當然是
生產一線的員工,他們的行為與態度直接影響著產品最終的質量。擁有一個細心的態度便能及時的發現問題,而擁有一份極佳的責任心便能保證我們不會輕易放過問題。
2.加強質監部門的監管力度,逐步改變監管方式,做到隨時隨地的了解車間的
生產情況。監管過程中對于工人提出的問題迅速予以解決并給與獎勵,及時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大的問題進行攻關,堅決不讓問題遺留到下一工序內;將質量控制分析提前到車間
生產過程中,做到早發現,早解決,將損失減少到最小;每天不定時抽查車間
生產過程,切實記住“質量是
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從源頭上斷絕劣質產品的
生產。
2014-07-14,肯思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為“浙江一帆日用品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進行了主題為《現場管理者的責任》的現場
培訓。執行本次
培訓的是國際注冊咨詢師(CMC)、國際注冊高級
培訓師、EAP咨詢師、肯思特咨詢首席咨詢師、
培訓師何東征,感謝肯思特專家組成員的現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