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個職業,具有一定的光環,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令人們向往,也讓人望而生畏。一般人做不了,能夠做得了的也就不一般,能夠做好做穩的,那簡直就是超凡脫俗,非同尋常。老板的價值,首先是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夠為他人提供就業機會,成就他人的夢想,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又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愉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推動者。
我對老板的深刻認識和認知,還是要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時候,全國都在高喊一個口號,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我也毫不例外地“自我流放”到了珠江三角洲,在那片火紅火熱的紅土地上追逐我的夢想,實現自我價值。經過朋友的介紹,我走進了一家臺資企業,成為那家企業的老板助理,主要負責客戶接待、訂單翻譯、樣品管理、產品定價等。那里的工作和生活,讓我走進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為我后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的老板,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人,干干凈凈,非常講究,虔誠的佛教徒。他從一個精明技術師傅做起,積累和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就開始了他的創業人生。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特別多的行業知識,對工作的態度,一絲不茍的專注,精益求精的完美,對待客戶的真誠負責,以及對待員工的熱誠與耐心。是他引領我進入到了這個行業,給了我學習和施展才華的機會,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工作能力。我曾經把在那里的感受寫成了一篇文章《謝謝你,老板》,投遞給當時的廣東新聞臺后被配樂播出,算是傳遞了我的一種心情。在那里,我更多的是學到了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特別是老板的敬業精神,負責任的態度。
后來,我有機會進入到了深圳的一家香港企業,老板是還小我一歲年輕人,潮氣蓬勃,雷厲風行,做事情從來都不會拖泥帶水。他是在外資企業打工,然后升職為管理者,改革開放帶來巨大機會,成就了他的老板夢想。在那里的幾年時間里,從老板的身上,我學到了他敏銳的商業目光,靈活的運作機制和管理措施,快速反應,積極行動,務實的作風,誠信負責,敢作敢為。老板的這些品質,極大地影響了我,以及我后來的職業發展。在那些滿懷激情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感到無比的充實,我還曾經寫過一篇《在工廠做工大有作為》的文章,發表在了《深圳特區報》。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在各個方面也獲得了成長,成為老板的左膀右臂,與老板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離開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我感受了這兩個不同地區老板不盡相同的風格。臺商、港商老板的開放與開明,超前的管理理念,完善的管理體系,有效的激勵機制,都是走在時代的前列,值得我學習與借鑒。到達長江三角洲,特別是浙商老板的特質,同樣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在義烏這十多年,這一方水土上的人們,極大地影響著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成為服務一家企業的管理者,演變成為服務眾多企業的咨詢師,大大地拓展了我的職業寬度,可謂我人生的歷程的一種跨越。
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在與老板合作的過程中,在與他們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老板們的吃苦耐勞,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老板們的膽識,敢為天下先;老板們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才是用;老板們的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老板們的自我成長,白天當老板,晚上看黑板;老板們的創造卓越,追求完美;老板們的肩負責任,造福社會……無數次地令我感動,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與老板同行,是我的一種榮耀。
在這么多年的時間里,我們認知企業,服務企業,研究企業,發展企業。做經理人的朋友,與老板們為伍,同舟共濟,一路同行,我們永遠在一起。與形形色色的老板打交道,滿懷學習心態,取其所長,擇其不善而改之,老板是一種標桿。好老板,自有其值得稱道之處,壞老板,自由其不為人們所容之處。學習老板好榜樣,像老板一樣思考,像老板一樣積極行動,推動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何東征)
---2013-12-13義烏,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