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前,李力剛老師去杭城考察學習,見的仍然是某公司的樓總,為什么去,重點只為一件事:取經——6年做到25億的經。6年前,他的項目還是一個理念,6年后,產品供不應求,不斷地加蓋工廠或收購工廠,加盟伙伴擠破門檻地求著合作。這樣強勢的企業還有必要與人談判么?它為什么有這樣的強勢地位呢?
樓總給出的答案只有一個:設計。6年前,得到另一企業商業模式的啟發,樓總開始在自己的行業內鉆研此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他有一顆數學腦袋,擁有證券公司老總的背景,站在證券的角度看待實業,整合分析,最后設計出了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渠道不再需要倉庫,不再有物流,只需要不斷地開發客戶就能獲得高額回報。于是,他親自操盤的商業模式從08年開始了,09年底,企業開始正式銷售產品,五年過去了,企業年銷售額從微不足道發展到令人驚訝的25億,而且還在遠遠超出預期地高速發展著。
他們邊聽邊問,李力剛老師完全站在了加盟渠道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刁鉆的問題,樓總都個個流暢解答。他說:“這些問題,你都必須在合作之前想到,設計好!我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我將這個模式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推敲和設計,將政府引導的發展方向都完全包含在內,所以我覺得想不出這個模式不成功的理由!”
離開杭城的時候,李老師總想寫點什么,一時無比的興奮。
樓總強調的核心是設計,但李力剛老師卻想到設計背后的東西——耐力或者說精力旺盛。樓總的精力旺盛使得他能有比別人更多的工作時間,而且是清醒的時間去思考,思考透,思考到無懈可擊,就象三國的諸葛亮,每一個計策都幾近完美,百發百中,所向披靡。從外表不強勢的樓總身上,我們看到了他擁有的不是爆發力,而是超級堅持的耐力。這不禁想起了同屬AB型的巴菲特,堅持價值分析,價值投資,幾十年無敗績——所向披靡。
在談判中,往往笑到最后的不是爆發力強,總是在口角上占有一時先機的人,而是誰通過精心的設計使談判更符合人性,讓參與方的每一個人都能獲益更多,這才是真正無懈可擊的談判。
今天你的精力夠旺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