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者世界之:
自我超越,系統思考--新的利潤區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已紛紛擠身中國市場(如:IT業、百貨業等),中國各行各業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企業經營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利潤區已逐漸轉移到細節管理之中,商場這個沒有銷煙的“戰場”,企業之間的也是管理效率的競爭。
商品與我們人生一樣,有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企業的各項有效管理都是改善企業體質的一種手段,正如人的身體一樣,需要加強鍛煉、無病強身,有病防病。二者的神似之處----發展。
作為企業管理者們,越是在企業高速發展的階段,或是企業經營低迷的時候,越要勇敢地自我超越,將企業管理的每一個方面都進行區格,進行系統地思考和分析,這樣就會發現新的利潤區,更會令管理者們興奮不已。
公司現狀:產權結構、股東滿意度、競爭優勢、道德風險等方面的重新審視和評估;
公司構造:現組織結構是不否是最優化的,是否還可以壓縮,效率再提高一些;
行業狀況:現實中,中國已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成為了世界“隱形冠軍”(在一個細分在行業中,是世界第一)。
了解中國的行業在國際中的地位和狀況,本企業現在在行業中處于怎樣的狀況,再設立目標;
戰略制定:系統地剖析自己,多方了解、分析本地區、國內、世界的行業狀況,再確定切實企業經營發展的戰略方向和目標;
可行分析:對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訪問內部員工和客戶,匯總信息,再得出結論;
項目管理:各項目設計及管理方案,是按月/季/年進行評價的,常進行盤點,做出對比圖;
信息反饋:工作例會上匯總信息,作出工作計劃,重點是檢查計劃與實施的差距,用圖表畫出;
資金管理:專項資金,專項管理和支配,另還需設和儲備應急資金及新項目開發資金;計算出資金的貢獻率及機會成本;
市場控制:“金字塔”式的管理,企業負責管理分公司或A級經銷商,協助分公司或A級經銷商管理和控制市場,同時推進小地區、小市場的開發;
物流管理:便捷的產品流通渠道、專人管理,點到點;
售后服務:專人具體負責,完成產品售后服務工作;
專業培訓:深入地、針對性地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傳播企業文化和理念;
營銷策劃:由營銷專家設計銷售、策劃、廣告方案;
合同制定:由專職法律顧問制定“經銷合作協議”,與供、銷方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責.權.利;
廣告設計:由專業廣告人員策劃、制作統一的POP廣告;
可復制性:提供的營銷、培訓方案可對下級分公司、經銷商進行復制,發展連鎖加盟等。
我一位國際機構的朋友,我們在交流時他談到,中國的企業和管理者大都有一個通病,叫“好高騖遠”,翅膀沒長硬就想飛;希望天上掉“金塊”剛好砸中了自己,有大公司給他們一大筆資金作投資是最好的;其實,我只要粗略地看一下他們的網站就可以了,他們企業的口號大而空,管理是粗線條的,千篇一律“以人為本、和諧。。。等”;一部分企業在本地區的行業中尚未進前10甲,但提出了進軍世界“500強”的口號;有的年青人誓言但但地要成為比爾.蓋茨第二,可口號剛喊過,晚上就坐在路邊喝啤酒,劃拳。。。
他問我可了解所謂的“砍頭計劃”?中國的中小企業是一個弱勢群體,國際上的一些大型企業,之所以現在還未動手,主要是因為,這些企業還不夠大、還不成熟;中國的中小企業就象一群幼小的孩子,周圍的危機已經四伏,政府象一位博愛的母親,阻止、延緩外來的入侵,爭取時間讓孩子快快長大,可孩子還常抱怨母親的不是。。。
我感謝他真誠地講解,當我把這些觀點與在地的企業家們交流時,他們幾乎是一致的反對,“你太超前了,國際化離我們太遠了”、“中國市場這么大、還早的很。。。起碼再過50年”;這時我常常很孤獨,我據理:日本、臺灣等的崛起,都沒用了50年,他們是成功的例子;他們在企業很小的時候都很謙虛、很務實,所以,現在面對世界風去的變化,常能推陳出新,因為他們在管理上先慢后快,基本功扎實。回饋給我的又是“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這些企業家們照樣還日復一日地,用較原始的方法經營管理自己的企業,對企業已出現的許多管理黑洞,也很少去堵絕,更難說上預防了。殊不知,相當一部分國際大公司已虎視眈眈地盯著一些管理相對好一些的企業很久了;我們的經濟強國夢何時實現。。。
企業現處于當今的激烈競爭環境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要不斷挖掘自身潛力,苦練內功,減少失誤,提高效率,先慢后快,先存再發展。
轉變觀念,超越自我,一層層地剖析自己和企業,這需要相當的勇氣,這也是一份自我挑戰;像醫生一樣為企業做經營管理上的診斷和治療,在發達國家,這一項工作,都是由專業機構來完成的;可比的是,因為發達國家的醫療水平很高,嬰、幼兒的死亡率很低,反之,欠發達國家的就很高;同理,企業和企業家們除了反躬自省、自我治療之外,可適當地求助于專業機構。總之,降低管理成本、增強競爭優勢,避開與國際大企業的正面競爭,運用各種管理手段來改善和增強自己的體質,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躋身于國際市場,更多的企業成為世界的“隱形冠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