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上海中小企業有39.4萬戶,其中僅3.7萬戶與銀行有授信關系,也就是說,有約90%的中小企業游離在銀行的服務視野之外,長期以來銀行面向中小企業的惜貸行為,有合理的一面,但這種單純從商業角度出發的行為,對中小企業的傷害卻也非常明顯。近年來上海中小企業融資已愈加感受到了壓力, “融資難”像一頑疾,制約著中小企業發展。
本人認為:在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增強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性,讓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稍稍傾斜一些,可能會成為不少中小企業經營的轉折點,“中小企業出于自身局限,抗風險能力不高,有時對政策了解亦不全面,很容易在銀行吃到閉門羹,進而很快死掉。”
因此,上海作為我國金融中心,應加強多層次金融投資環境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引進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同時規范好創投資本的募資和投資行為,發揮好創投機構的資本運作和增值服務雙重優勢,從而轉變企業家的觀念、拓展企業家的思路,引導和推進中小企業直接融資。
融資策劃思路的啟示:
1、企業要善于通過合作來破解自身融資難問題;
2、要帶著風險解決方案去談合作;
3、善于通過高回報來吸引合作方;
4、善于通過銷售來破解融資困境;
5、善于化整為零,降低銷售門檻,快速銷售;
6、善于提供投資風險分析,打消客戶的顧慮,促成投資;
融資有時不是融資數量的問題,而是融資策略的問題,也就是融資戰略。企業的發展戰略也是需要融資戰略做保證。目前很多企業雖然有發展戰略但卻很少有融資戰略,融資當道策劃先行,作為大企業起碼要3-5年提前規劃好融資戰略,中型企業提前2-3年,小企業提前半年到一年,這樣的融資戰略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