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耿洲博士“企業專家門診”案例:零存整取 應收賬款快速變現
“原以為像我公司這樣的情況是完全沒辦法貸到款的,想不到還有這么多種的方法!看來我們這些人真是太需要學習融資策劃方面的知識了!”廣州市番禺區的周先生在接受了著名融資策劃專家朱耿洲博士“企業專家門診”時,聽了朱博士給他們公司提出的融資方案后,連連道謝:“朱博士,真是太感謝您了,您講授的這些融資策劃知識對我們中小企業,尤其是我們這樣的貿易公司來說確實幫助非常大,確實讓我深受啟發!”
周先生經營的是一家中型民營企業,專營外貿業務,在非洲設立多家分公司,由于是貿易型公司,無不動產等作抵押擔保,且是民營企業,無上級國有公司做擔保,更棘手的一個因素是公司專營非洲業務,出口性質決定了國際貿易項下的各項融資方式都很難操作。目前公司面臨資金瓶頸,全靠自有資金在運作,融資相當困難。而公司的市場前景又非常可觀,營利能力非常強。周先生一直希望能找到突破口,后通過朋友介紹輾轉找到了朱博士。
針對周先生公司的情況,朱博士給出了十二種基本方案:1、應收帳款“池融資”;2、可找股東增資擴股;3、單筆生意與人合伙,給予對方固定回報;4、員工內部集資,可采用固定回報加分紅模式;5、民間借貸;6、由擔保公司提供擔保后,向銀行申請貸款;7、中國銀行出口“全益達”;8、信用卡透支;9、企業或公司法人代表信用貸款;10、渣打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小企業主貸款;11、由境外機構給境內機構企業(即本公司)提供擔保,后由國內銀行貸款,即離岸銀行擔保融資;12、擴大應付帳款,壓榨上游企業,等等。
朱博士說,其中“池融資”為首選方案,“池融資”是深發展首創的融資概念,就是企業無需額外提供抵押和擔保,只要將日常分散、小額的應收賬款、背書商業匯票、出口退稅申報證明單據集聚起來,轉讓給深發展,深發展為企業建立相應的應收賬款“池”,并根據“池”容量為客戶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資。客戶可隨需而取,將零散應收賬款快速變現。這種方式不僅給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便利,還為出口型企業規避人民幣持續升值帶來的匯率風險。
朱博士還說,“融資思路狹窄,這是我碰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我幾年的在課堂上調查,很少有能想出超過三十種方法的企業管理者,而我們所知道的融資渠道最少有36種,小的方法500多種,編到書里的200多種,還有200多種是個性化的融資方法,是要針對有特殊資源的企業和當地的金融環境才能使用的,另100來種是觀察中的金融方法,我們看到大量的企業融不到資,并不是資源不具備,而是很多融資方法沒有悟透,很多資源沒有用好用足,拿著金飯碗討飯,這種現象大量存在。如貿易公司這個例子,實際并不復雜,而且方法還有很多,但是往往我們的企業管理者平時都不關注這些問題,沒有長期的融資戰略規劃,臨時才來抱佛腳,當然就會陷入融資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