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北京大學PE班
地點:山東省 - 青島
時間:2012/7/25 0:00:00
“資產證券化”讓世界更精彩—朱耿洲博士在青島為北京大學PE班講學實錄
在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的背景下,我國資產證券化的腳步也越來越快。自近期信貸資產證券化重新開閘后,資金饑渴更為嚴重的地方融資平臺也有所動作。
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工具,資產證券化在提高金融市場流動性,轉移和分散風險,增加融資渠道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成為金融風險積聚、傳播及釋放的載體,對全球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造成巨大沖擊。
為了能更好地讓企業家學員學習到系統的資產證券化實戰知識,以及系統的融資渠道、方面及技巧,提升企業家綜合融資水平,2012年7月25、26日,著名融資策劃專家朱耿洲博士蒞臨青島,為北京大學PE班學員講授“融資策劃36計(方法與渠道)”的課程。整個課程以“融資策劃、資本運作”的融資理念貫穿始終,系統為學員講述如資產證券化等許多創新的融資渠道與方法。
“21世紀經濟最顯著的三大特征: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和資產證券化,”朱博士在講到資產證券化時如是說,“資產證券化的金融創新,其真正意義并不在于發行證券本身,而是在于這種金融工具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金融中介方式。在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架起了更有效的融資渠道。”
朱耿洲博士表示,資產證券化有三大基本原理:
一、資產重組原理。資產證券化的的基礎資產可以是一家企業或公司的資產,也可以是不同企業或公司的資產。可以將不同企業或公司的資產,從原來企業或公司中剝離出來,組合成一個資產池來形成證券化的基礎資產。
多數情況下,在一個資產證券化交易結構中,更多的是資產組合(資產池)。由于大數定律的作用,整個資產組合的現金流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這有利于對資產的收益與風險進行分離與重組,使其定價和重新配置更有效,從而使證券化參與各方都受益。
二、風險隔離原理。就是如何通過將證券化基礎資產的風險和融資主體的其他資產的風險相隔離來提高資本運營的效率,從而給資產證券化參與各方帶來收益。風險隔離較強的表現形式是破產隔離,主要通過交易結構中設立一個特殊目的機構(SPV),而后證券化基礎資產真實出售給SPV的途徑來實現破產隔離。
三、信用增級原理。是用于確保按時支付證券投資利息的各種有效手段和金融工具的總稱。其實質相當于提升了證券發行人的信用等級,會增加證券的市場價值。
朱耿洲博士通過多個例子來系統分析資產證券化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使學員能真正地懂得其中的原理。最后朱博士總結道:只要有穩定的現金流就可以資產證券化。
在聽完朱博士的系統講解后,臺下掌聲雷動,無不稱奇。學員發自內心感嘆:像資產證券化這么專業的金融知識通過朱博士的深入淺出形象的講解,清楚明了,現在我們就很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這次課程真正被朱博士的深厚功底所折服,無論是從企業的管理經營內部融資入手,還是化解民間借貸風險,亦或是國際市場的金融創新,朱博士無不通曉,觸類旁通,看得出朱博士平日扎實的學識及深厚的經濟、金融、法律、企業管理等功底。有這么好的老師親自教授我們,真的是我們的幸運,也更讓我們有信心學好融資這門深奧的課程。
在課程中,朱耿洲博士還不厭其煩地通過大量融資案例全方位來為學員模擬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具體適用的融資渠道和方法,以及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包括方案設計的策劃及談判的技巧。為了能使學員更好的消化所學內容,朱博士將有些融資案例的背景也一一講解清楚。
兩天的課程不僅為學員理清了融資思路,更為學員打造融資平臺提供了大量的融資模板。課程結束后,很多學員希望朱博士能作為他們企業的長年顧問,以融資策劃、資本運作的模式來打造企業以后的盈利模式。
(本期也是中國資本策劃研究院“融資策劃36計”全國大巡講總第4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