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上 執筆“下屬只會做你要檢查和要考核的事,而不一定會做你吩咐的所有事”!這也是日常管理的法則之一。在現實管理當中,有很多領導干部為了培養下屬或者讓自己圖個輕松管理狀態,往往會運用授權管理,但授權后下屬辦事的結果總令自己失望,多次之后領導們也就收緊了權力繼續做回“苦逼”的自己。
授權的目的是提高員工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員工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的工作效率更高,工作的質量更好。但是,僅僅將權力給到他們手里就夠了嗎?顯然不夠。
IBM前總裁郭士納曾說:“如果你強調什么,你就檢查什么,你不檢查就等于不重視。”
在管理方面有一個赫勒法則:當人們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績有人檢查的時候會加倍努力。
檢查永遠是提高工作效率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沒有檢查員工就容易松散懶惰,工作效率很難提升上去。因此,在授權之后,一定不能放松“檢查工作”這根弦。
肯德基的連鎖店遍布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有那么多的門店,這些門店和總部隔了十萬八千里遠,而且都有各自獨立的權力系統,是什么讓它們都不敢懈怠呢?原因就在于肯德基公司的檢查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有一回,上海的肯德基有限公司突然收到了3分來自國際公司的鑒定書,在鑒定書中,它們的外灘快餐店的評分分別是83、85、88。這讓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的經歷感到非常驚訝,這評分是怎么來的,也沒見有什么檢查啊,總不會是憑空想出來的吧?
原來,肯德基國際公司專門培訓了一些人,讓這些人扮作顧客,秘密到各個門店去進行檢查,并打出分數。這些神秘地檢查人沒有固定的檢查時間,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而且門店是不知道的。于是各個門店就看誰都覺得有可能是來檢查的,時刻都感到“壓力山大”,任何時候都不敢偷懶。
正因為肯德基的檢查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才能使它在如此龐大的體量之下,還能保持最初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授權不是放任不管
領導一定要明白,授權之后并不是萬事大吉,讓員工們自己去做就行了,還要繼續監督和檢查,不聞不問只能讓員工們產生懈怠的心理。有的領導完全相信下屬上報上來的東西,從來不去親自到下面走一走看一看,這是不可取的。檢查工作要想做到位,就不能只是看報表聽報告,還要親自去調查、實地去看。
在檢查工作中,員工們做得好,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員工們做得不好,要及時指出來,冰指導他們盡快改正。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員工們也會感覺領導時刻陪伴在自己身邊,是關心這他們的,不是高高在上的。
檢查標準要量化
要想把檢查工作做到位,就應該把檢查的部分和內容進行細致量化,讓員工知道該如何去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得分”,而不是戰戰兢兢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在麥當勞的廁所里,墻上都會貼著一張小單子,單子上面明確記錄著每個員工打掃了幾次衛生,旁邊會有檢查的人打上的對號。所以這種每一件小事都記錄到檢查結果當中的做法,讓員工們能把各個細節都做到完美。
只有細化的檢查才能讓員工們做事細心起來,當員工們關注每個細節,努力去把每個細節做好時,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就會有大幅提升。
自覺性來自于檢查
有些領導非常羨慕別人的員工擁有很強的自覺性,似乎根本不用去管理,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再看自己的員工,整天催著趕著還是不好好工作。其實要想讓員工擁有自覺性,對他們“吼”是沒有多少用的,自覺性來自于檢查。
員工們說上班時是否總是先聊天不工作,是否偷偷玩看電影?如果有這種情況,就說明企業的檢查不到位。一旦員工們養成了上班不專心工作的習慣,再讓他們改正就很困難了,這個壞習慣“鍋”其實不應該推給員工,而應該推給領導。
合理的檢查能夠將懶惰等各種不利于工作的因素及時扼殺,讓整個企業處在一個良好的氛圍當中,員工們處在這樣的環境里,自然就“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自覺加快速度做好手中的工作。所以,員工的自覺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源自于好的檢查讓他們形成的好習慣。
讓檢查有力度
除了有合理的檢查制度之外,還要在檢查后有相應的獎勵或處罰措施,這樣才能讓檢查有力度,才能出效果。
有的領導平時很忙,檢查出了員工們的錯誤之后,沒有時間去監督和督促他們改正,最后不了了之;發現員工做得好以后,說要獎勵,結果也沒有具體給出獎勵,也是不了了之。這樣一來,檢查和不檢查就沒有什么區別了,最后員工們對檢查也不重視了,還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領導在制定出檢查方法之后,就要立即制定出相應的獎勵和處罰措施,并且堅決執行。如果領導沒有時間,可以找幾個人或者專門成立一個部六來負責這件事。只有這樣,才能讓檢查結果產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