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 佛山觀察《佛企欲搶飲新型渠道聯盟“頭啖湯”》點評
中國品牌營銷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易洲
企業著重在“渠道”這一中國營銷難題上尋求突破,有所創新,思路值得探索。但這只是“推力”,同時還應增加營銷的“拉力”------品牌力。即樹立品牌經營觀念,通過品牌營銷與傳播,拉動市場需求。品牌一旦打造成功,對渠道也有相當的影響力。無論推、拉,有一個營銷基本功必不可少,那就是“消費者研究”。應以此作為新產品開發,品牌、營銷、傳播策略的先導。
至于企業“做的越多,虧的越多”的奇怪現象,可能是由于企業定價方法與成本預算的問題。常見的是成本預算中對于營銷費用普遍低估,對于壞帳準備沒有預算,利潤空間也沒有留足,這屬于營銷組合中的價格問題。
外銷企業實際上只是生產型企業,而做內銷市場首先要轉變為營銷型企業。生產型企業以產品、技術為主,銷售環節很簡單;營銷型企業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市場復雜多變,其轉變實質就是要學習市場營銷。
我國大多數企業主沒有系統商科教育背景,甚至也缺乏市場營銷從業經驗。開始內銷后,從點滴感悟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可能借鑒別人經驗快速成長,也可能再犯許多人犯過的錯誤,一波三折。“市場營銷學”起源于20世紀初期的美國,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學科,并成為工商管理的核心課程之一。“營銷師”國家職業資格也早已在全國開考。全面學習市場營銷理論知識,為迅速提高營銷技能打下堅實基礎,有利于企業盡快適應內銷市場。
南方日報200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