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進入不抱怨的世界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侯勇
現代社會物質繁榮的速度的確令人驚嘆,可令人費解的是,很多人并沒有因為物質的奢華而感到幸福和快樂,相反,精神焦慮卻與日俱增,一些人甚至達到狂躁的程度,于是乎,經常有悲劇新聞見諸報端,昨日海歸博士剛剛跳樓,今天就有尋常百姓澆油自焚,近日,更有眾多十惡不赦之徒手拿砍刀揮向手無寸鐵的孩子,還有喪盡天良的惡魔殺妻弒女砍母......人們不禁要問,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
當今中國,誰要能捧上一個政府機構的“飯碗”那是十分令人艷羨的事情,就拿2009年全國公務員招考來說,一個崗位的報考人數動輒幾百人甚至上千人,足見公務員職位的“彌足珍貴”!可就在我們本該引以為豪的政府部門,“各種抱怨聲”仍然不絕于耳,昨日有人抱怨獎金太少,今天有人抱怨工作太多,有的領導抱怨部下執行力太差,有的部下抱怨領導給的空間太小,部門之間還經常抱怨對方配合不力.....人們不禁要問,這些人到底又是怎么了?
這些天我一邊讀著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一邊在苦思著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漸漸地,心中便有一些明朗。
一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的人老是糾結在一件事情、一個問題或一個人的身上而久久不能釋懷,于是,“哀怨之氣”平添,“抱怨之聲”頓生!海歸的博士為何跳樓?僅僅因為學校給他評“副教授”職稱的速度慢了點,嗚呼,這值嗎?可是偏偏他那時滿腦子都只有那個“副教授”的虛銜,其實幾個月后他的面前便會出現“康莊大道”,甚至走上“錦繡前程”,他也全然不知!有的人因為戀人或愛人的“背叛”而要死要活,這又是典型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其實“天涯何處無芳草”,天底下比他(她)好的人多了去了,干嘛要為這個“背叛”自己的人抱怨和哭泣,我們應該笑著走進久違的“美麗的森林”!還有那些眼睛里只有“錢”的人,就是工資獎金再翻一倍、二倍、三倍,他還會嫌少,因為,除了“錢”,他不會考慮別的東西!
二是“急功近利,過于貪婪”。有的人總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一蹴而就”,“一夜暴富”,“一鳴驚人”,“一步登天”,但往往“事與愿違”,于是便開始充滿了“抱怨”,抱怨社會,抱怨政府,抱怨單位,抱怨上司,抱怨部下,抱怨一切。比如某職工工傷賠償額依法依規應為12萬,但當事人卻要價60萬,否則我就自焚,結果被司法部門以放火罪論處,“偷雞不成反倒蝕一把米”,何必呢?還有的人非要給自己定個在一年之內當上局長的“快速成長目標”,于是溜須拍馬,投機鉆營,不擇手段,可是呢,“希望越大,往往失望就越大”,一年之后偏偏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步,從此一蹶不振,天天抱怨,事實上,人除了“高度”外,還有“寬度”,“高度”既然是由別人決定,你就不要過分奢求,否則便會徒添煩惱,我們何不多從“寬度”上著手來充實自己,擴展和實現自我價值呢,更何況“官帽”若到期被摘,“高度”即立失,倒是“寬度”由自己決定,而且會“忠誠”地陪伴我們的一生,更有“寬度”累積到一定程度時,說不定還會迎來新的機遇,正所謂待到“厚積薄發”之時,便可“水到渠成”。
三是“胡亂對比,錯誤思維”。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與人比,一定要注意方向,方向一旦錯誤,便是永遠的苦痛,就像被打進了地獄,方向一旦正確,便是永遠的快樂,就像生活在天堂,正所謂“天堂與地獄其實就在一念之間”。那到底應該怎么比才叫方向正確呢?如果你是中國人,與水深火熱的伊拉克人比,你一定感到幸運;如果你是科級領導干部,與一般干部比,你一定感到幸運;如果你是擁有一份穩定工作的普通員工,與下崗職工比,你一定感到幸運;如果你是一個身體健康的正常人,與殘疾人比,你一定感到幸運......但如果你要是反過來,“胡亂對比,錯誤思維”,那就慘了,一定會活在抱怨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你很富有,但與比爾蓋茨比,你一定感到失落;如果你是官員,但與部長省長比,你一定感到失落;如果你擁有三居室,但與擁有別墅者比,你一定感到失落......
四是“嫉妒成性,心胸狹隘”。有一種人,自己為自己帶上“沉重的心靈枷鎖”,就是看不得別人的好,看不得別人比他強,別人有點成就就心里不舒服,就嫉妒,就嘲諷,就抱怨,說風涼話,甚至想方設法去拆臺,這對“嫉妒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悲哀”,而對“被嫉妒者”來說又是一種莫大的“悲涼”,而對于這兩人所在的組織來說,這種氛圍便是組織發展最大的“絆腳石”。我們要幸福,想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學會欣賞,尤其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學會為別人的成功鼓掌,為別人的特長喝彩!佛曰:“你讓他人生活在地獄之中,你也別想上天堂!”而很多時候,我們在成就別人的時候便成就了自己。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進入不抱怨的世界吧,只要我們對人學會感恩,對物學會珍惜,對事學會盡心,對自己學會克制,對一切學會包容,我相信,那扇不抱怨世界的大門就一定會向我們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