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醫用了金木水火土的話,其實作為一個領導人,在我們的情商素養里,也有金木水火土。金:忠誠,忠誠如金;木:感恩,像木一樣,樹高千丈,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水,謙遜,謙遜就像水一樣;火:共贏,眾人拾柴火焰高。土:釋然,一切都會歸于塵土,看得開。
那么,具體如何理解這情商素養中的五行?有這么幾點:
選擇我精明,追求我忠誠
經常聽到很多的經理人說:“太郁悶了,跟了這么個倒霉的老板。”其實,這跟“太郁悶了,娶了這么個倒霉的老婆”一樣,表明了你的錯誤。要么,是你選錯了,你選擇錯誤當然是你的錯;要么,是你選對了,但是你卻沒經營好,那更是你的錯。
良禽擇木而棲。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精明,選擇之后就不要用精明了,用什么?用忠誠。一旦選擇了就絕對跟。比方說,周恩來跟隨毛澤東這么多年,為什么一直都是最親密的戰友?就是因為鐵了心跟,根本就不想別的。
忠誠如金。不僅僅是對上層,對事業、對他人,都要忠誠。它是一種不變的東西,是一種承諾。很多的人由于忠誠,成功了;但有的人由于不忠,失敗了。
有一個大企業的經理人,本身在一家企業里面做得很好,企業特別看中他,他還是堅持跳槽。到了這家企業,當了副總,領導一個大團隊,但他覺得現在的人不行,就把自己原來單位的人挖了過來,一共挖來了6個人。對帶頭人來說,帶著人到一個企業去跳槽是最危險的,這就像帶著孩子改嫁一樣。夫妻不鬧矛盾,孩子還鬧矛盾呢。結果他沒出矛盾,下面倒鬧出矛盾來了。他說,開自己的人又對不起哥們,畢竟把人家帶出來了,不開自己的人,自己又做不下去。最后,自己辭職了。所以,有的時候,追隨要無條件,一旦帶了條件就很難追隨。
以感恩之心,開幸運之門
你這輩子沒遇到貴人嗎?那你一定是個不感恩的人。你有感恩的品質,你處處是貴人。為什么?因為情感也是一種投資,投在你身上沒有回報,誰還為你付出呢?所以要感恩。
抱怨經常毀了關系。比方說,在家庭里面,夫妻抱怨:“嫁給你我算倒了八輩子的霉了”、“娶了你老子算是瞎了眼了”。抱怨是背叛的標志。所以,要學會彼此感恩,“老婆,娶了你我真幸福,下輩子我還要娶你”,“老公,嫁給你我真幸運,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這樣才是對的。
不光是對老婆,對老板也是要這樣說。很多的時候,我們羞于感恩,說這是對老板的拍馬溜須。不是這樣的。人啊,有時候的是需求很可憐的。中山大學總裁班的十幾個老板,去捐助貧困學生,最后這十幾個老板都對我大發牢騷,其實七八年花了錢去幫助一個學生,他沒有感到冤枉。他感到冤枉的是什么呢?他幫助的學生從來就沒說過一句謝謝。他說:“其實我的要求很可憐,你說上一聲‘謝謝你幫助了我’,這就夠了。”即使這樣,沒有什么是應該的,別人對自己的好,都要感謝。
感恩是最好的禮物。逢年過節的時候,不要只是祝賀,還要感恩。比方說,老板過生日,你可以這樣說:“我到這個企業里,您已經過了6個年頭的生日了,我們成長,我看到你的頭發白了。”多感動人啊。不要只說“祝你生日快樂”,最好的話是你心中的感謝。懂得感恩,處處是貴人相助!
我自己也經常幫助一些人,其實幫助的十個人,會有八個是不感謝的,但是我會反過來想,有兩個人感謝你,你已經是賺得滿碗滿缽了。其實做長了就知道了,叫做“但求好事,不求回報,偶有收獲,便喜出望外。”但是,大多數人做不到這一點,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感謝告訴他。
做事宜高效,為人宜低調
組織有一種本能叫做趨向未來。所以,一個朝代,對新臣的好強于對老臣的好,一個企業,對新員工的好強于對老員工的好。那么,老員工怎么樣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你必須變成新員工,立新功。那么,沒有功勞的時候怎么辦?做事一定要高效,而且千萬別低調。什么時候低調?功成名就,你已經成為明星了,要低調,要配平。十分的功勞要用十分的謙遜來配平。
在《漢武大帝》中,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立了大功,皇帝對他非常尊重,先是提拔到大將軍,然后又是丞相。但后來慢慢地剝奪了他的權力,為什么?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他的光芒已經刺痛了他的上級。他太不謙遜了。比方說,與太子在軍營閱兵,他威風凌凌,搶盡風頭;然后是皇帝設宴慶功,他姍姍來遲,心高氣傲。最后,皇帝修理了他。但是,衛青,比他的功勞還大,一直得到任重,為什么?謙遜。每次表彰的時候,他都把功勞推給上司和手下的人。
一個人最謙卑時,最接近偉大。謙遜是一種情商素養,而且是一種有水平的、有功勞的、有作為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必須具備的情商素養。
職場無獨勝,共贏即真贏
我們前些年在培訓中,很多的時候引用了成功學。成功學有一個著名的口號:“我是最棒的”。這適合于一些行業,比方說單兵作戰的行業,像營銷、保險這樣的行業就具備了這個特點。別人幫不上你多大的忙,在你的團隊里可能更多的是你自身作戰。但是,這個口號不太適合于制造業,不太適合于一些人群共同努力合作的行業。這樣的行業必須提倡另一個口號:“我不是最棒的,我是一顆塵土,因團隊而成泰山。”
因團隊而成泰山——共贏!職場無獨勝,共贏即真贏。
提升職業化,罷免情緒化
在情商素養當中,聽到一個詞——忍,我覺得誤導大家。遇到一件事,怒不可忍,爆發,叫做獸性;忍了,叫做人性;但是還不夠。為啥?你發現了沒有,有的時候,越忍火越大,憋著,最后終于忍無可忍。忍的結果就是爆發,所以忍不是個辦法。
那么,什么是辦法?佛性叫做釋然,把它看開就完了。比方說建國后,有一批干部不適應工作就被干掉了。為啥?他們以打天下的思維去處理坐天下的事情。那種大刀闊斧,不適應精工細作。你跟不上,就要學習,學習也跟不上,讓出位子就是了,硬去做自己不適合的事情,其實也是難為自己。
在職場上,比方說唐駿,他在工作崗位上,絕對是罷免情緒化。他允許別人情緒化,自己則是情緒化歸零。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忍的問題,是提升能力的問題。不要變成氣,要變成力。業余隊是有氣無力,職業隊是有力無氣。
所以,情商素養中的五行——忠誠、感恩、謙遜、共贏、釋然,不僅是我們領導者的美德,更是領導者的智慧。
楊思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