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制度有助于幫助店長和店員從“銷售額”指標轉向考慮“成本”、”利潤“指標。”
反映在考核體系上,店長和店員共同分享店鋪所得的薪金總額,這是一種正向的激勵機制。
誤區一、將虧損的店,或者還沒有開的店拿出來讓店長入股
店長合伙人,最重要的是讓店長分享店面的利潤,而不是承擔店面的風險和成本,最起碼最初不應該是這樣。因為沒有店長會認可。 店長之聲老師建議,所以新店要讓店長入股,最好開起來幾個月后,有盈利的經營數據為基礎,再讓店長掏錢入股才是正確的方法。“先同甘,才可能共苦!”
誤區二、不讓店長出錢,送干股
不讓店長出錢,直接送干股,最大的問題是店長個人沒有成本,沒有風險,雖然給的股份有所有權,但是白得的東西沒有價值感。一旦經營出現困境,店長可以非常瀟灑的把股票還給老板,換個東家繼續做。
誤區三、讓店長等價出資
為了更好的激勵店長,老板可以考慮讓店長出資有個溢價,或者按照比例再送一點給店長,這樣更加有激勵效應。比如一個店面整體投入30萬,讓店長出資6萬,按照比例是20%, 店長之聲老師建議,老板可以再送他5%的比例,即給他25%。 當然后面送的這部分可以有條件,比如拿未來1年的業績做承諾。
誤區四、分紅過程把店長當做普通的股東對待
其實這個問題是個店長合伙制的難點。
通常企業的經營利潤,股東們只會分掉一部分,其他用作資本公積等。而店長合伙制中,老板不能把店長當做普通公司合作的股東來對待,在年底分紅的時候,應該把明年店面固定投資預算留出,剩余的利潤按照持股比例全部分掉。老板可以拿著自己那部分錢去做再投資等,店長如何使用自己的部分就是店長自己的事情。 店長之聲老師建議,利潤不能有多余的留存部分。因為這筆資金通常在老板手里拿著,就算老板不挪作他用,店長心理也會不舒服。
誤區五、投資決策過程不把店長當股東對待
在店長參股前,店面全是老板的,老板想要裝修一下店面或者其他店面投資都是自己說了算,自己決定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店長會歡迎老板的投資(通常對業績都有拉動)。而店長參股后,有投資的決策,必須按照股東決策的機制去執行。 店長之聲老師建議,因為店面是大家的,投資的時候,店長也需要跟投。或者是從共同的資金池中劃出一筆資金。需要拉著店長一起做投入產出分析才可以。
誤區六、選擇志不同道不合的店長合伙
店長合伙制,和原來雇傭店長打工完全是兩個概念,首先追求的是長期合作。在原有雇傭關系下,即使老板和店長的觀念有比較大的分歧,因為站的立場不同可能沖突不會特別明顯,在店長經營能力強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合作的。而成為合伙人后,就會發現大家對發展方向判斷,決策的立足點等等各方面都很難一致,這樣就會帶來很多隱患。
“這一制度最大的優勢就是強化店長和店員作為合伙人的歸屬感,進而促使他們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舉例來說,以前店長對一個店鋪的經營意識,包括營銷、用工等通常關心不夠,新制度會改善這一方面。同時,這樣的制度設計就是要在一個可行的范圍內給店鋪合伙人更大的自由空間,提升店鋪的管理能力和經營活力,讓每一個店鋪成為自主經營管理中心,實現績效最大化。”
同時,主動營銷、多角度的成本控制也成為制度的期待之一,比如可以重復使用的海報,有效的打折信息等應該會被很好地保存下來,而不會因一次性使用而丟棄。
“此制度解決了一系列經營管理方面的瓶頸,包括員工離職率下降、商品周轉加快和顧客服務素質大幅上升等,不但提高了運營效率,有效應付新客戶群,同時增加顧客滿意度,對提升公司整體銷售業績大有幫助。” 店長之聲老師建議,直營店的好處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對企業形象和企業品牌的展示,以及更好地推動企業執行力的提升。
舉例來說,對于直營店來說,可以在店鋪最重要最好的位置做“形象館”,以提升企業品牌,但是對加盟商來說,由于早先買貨然后賺取利差的模式,所以清庫存回籠資金往往是其第一所需,由此,加盟商往往喜歡在這一位置放清庫存的商品。
店長之聲主講師支招:“在直營店的模式下,合伙人制度最大的特點是店長意識到自己是真正主人,加強對公司的歸屬感、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這才是老板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