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逸舟:從莊浪走出的金牌培訓師
來源: 平涼日報 作者: 胥富春 2015-07-03 15:48 編輯: 見習
屈雯
培訓現場
□本報記者胥富春
一個從莊浪縣走出的農家子弟,靠著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榮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金牌培訓師,在國內外數百家大型企業演講近千場,培訓40多萬人次……劉逸舟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寒門學子也可以大有作為!
演講、培訓成了他的職業,更是他的事業
劉逸舟出生于莊浪縣萬泉鄉一戶貧寒農家,考入上海一所大學時,是通過向親戚熟人多處告借才湊夠學費的。入學后,因為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他每天上課之余,總是想方設法為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這讓他吃了不少苦,但也積累了不少人生經歷。
劉逸舟四年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位于蘭州一家央企工作,這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單位。在老家人眼中,端上了“鐵飯碗”就是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就有義務在經濟上、生活上照顧弟妹、親戚,他在央企的工資雖然比一般機關單位要高,但是仍難滿足這些,所以干了幾年后,他還是毅然辭職了。
劉逸舟拿出自己上學期間和工作后的所有積蓄,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主做貿易,但很快賠光了老本。這不僅使他經濟上重返貧困,更讓他的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他甚至不知道人生的下一個支點和方向在哪里?
在那段郁悶、狼狽、痛苦不堪的時光中,劉逸舟經常去參加一些勵志培訓,希望能激發自己的斗志,東山再起。他在北京參加的一場培訓課讓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這次主講的培訓師曾任李嘉誠的時間管理顧問,他覺得這個培訓大師是他生命中的貴人,生命的轉機就在這里!
劉逸舟前去拜訪,準備了一大堆仰慕話,想請求人家把他收為弟子,可話沒說完就被人家婉言謝絕,被保安帶離。他不死心,買了張和這位大師同一航班的機票,死皮賴臉地跟到了成都。大師見他心誠,沒再拒絕,收留他一塊參加各種培訓并給予直接指導訓練。經過幾年的認真學習揣摩,他漸有心得,最終決定以此為業。
有這個想法不久,一家連鎖餃子館請劉逸舟為80多名員工做培訓,他那不大標準的普通話,鏗鏘有力的聲音,竟引來了一陣陣喝彩聲,使員工的精神狀態、工作效率大為好轉,從此一炮打響。
慢慢地,劉逸舟在業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第二次注冊了自己的公司;慢慢地,劉逸舟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報刊雜志和知名培訓網站上。他除了給中國移動、中石油、中石化、摩托羅拉等知名公司演講培訓外,還曾在人民大會堂為中國千名創業明星做演講,在北大、清華的講堂上侃侃而談。
劉逸舟的培訓演講,案例豐富、語言犀利,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全過程輕松快樂幽默風趣。截至目前,他在國內外演講近千場,培訓過數百家大型企業,有40多萬人次從中受益,有多家大型企業已和他達成長期合作關系,每年都要請他進行幾場培訓。出版了《說服的力量》、《卓越執行力》等專著,2006年11月被評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金牌培訓師”。
走向更加精專的母親教育
劉逸舟的培訓主要針對企業管理,重點是對成人心智模式的開啟,調整員工狀態,激發工作熱情,提振員工士氣,但他總感覺培訓中有些許莫名的缺憾。在有次培訓結束后,和一位富豪老板吃飯時閑談到的一個問題,終于令他有了新的思考,似乎發現了新的人生座標。這位老板在他那個城市是排名前三的富豪,但他的兒子卻讓他非常揪心,不愛讀書,經常逃學、偷家里錢,為此,孩子的奶奶氣成了腦溢血,他們夫妻也險些離婚……企業管理得再好,掙上再多的錢,又有多大意義?
恰在這時,有本書《發現母親》讓他似乎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該書作者、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東華教授有個觀點:“愛孩子,那是母雞也會的事情。但學會正確的母愛表達不是每個人都懂。”王東華認為,有的母親整天強調工作太忙,無暇教育子女,也沒有時間與子女溝通,等到孩子出了問題才幡然醒悟,原來教育子女是如此重要。對于母愛,我們不應僅僅將其看做是人的本能,或必須履行的個人義務,而應將其升華為理性的思考、自覺的行為、社會的責任。
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從古到今就備受重視。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大量獨生子女的出現,如何當一個好母親也面臨著新挑戰。如何改變很多成年人不成熟的心智結構和思考模式,改變家庭和個人的命運,讓許許多多婦女成為影響家族后輩的中心人物,成為稱職的母親、優秀的妻子,成了劉逸舟新的事業方向。
劉逸舟推掉了許多演講邀請,放下身子,再次走出去拜師游學,遍訪國內母親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一方面向他們誠心請教學習,一方面邀請他們到蘭州開展培訓講學。
2014年以來,劉逸舟領導的三為盛世文化教育機構邀請了馮德全、王東華、司有和教授和溫濤等八位全國知名學前教育專家來蘭,采取小班公益講課形式培訓了超過4000位母親。“我們這么大規模的母教培訓基本上是公益的。一些專家的車馬費用依靠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也慢慢有企業愿意提供贊助。”劉逸舟表示,母教培訓活動受到了蘭州市婦聯、西固區委區政府、西固區婦聯的大力支持和歡迎。
在劉逸舟及其團隊的積極推動下,全國首家母教培訓正科級單位——蘭州市西固區母親教育培訓中心于今年年初掛牌成立,負責組織實施對轄區內婦女開展孕育知識教育,對適齡未婚婦女開展婚前教育,對婦女開展母親理想信念、明理向上、文明素養、尊老愛幼、科學教子、夫妻和睦、勤儉持家等美德教育和培訓,并負責指導鄉鎮、街道組織開展母親教育活動,今年計劃完成5000人的培訓工作。
解讀劉逸舟的母親教育
“少年強則中國強。”如何才能讓少年強?劉逸舟認為,必須先讓母親強、老師強。
劉逸舟說,許多事上崗前都要取得相應證書,如駕駛證、教師證、醫士證、會計證等,對應地要接受相關培訓教育,而母親小則關乎一個家庭,大則關乎一個民族,但一個女子在當母親之前卻基本沒有相應的培訓,生理上雖然成熟了,社會學意義上并不合格。生養孩子這么偉大的工程,未經學習培訓即草率上馬,必然帶來一定的問題。由于母親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國家已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獨生子女本身不是問題,如何對待獨生子女才是問題。家庭教育的缺失,已成為制約整個教育體系健康發展的主要原因,而母親教育的缺失,成為其中制約因素中的關鍵因素。
劉逸舟通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母教體系,核心為四大塊:一是經營好家庭,二是教育好孩子,三是處理好鄰里關系,四是形成良好的家風,歸根結底還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劉逸舟認為,古人講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個“后”指的應該是培養出合格的子女,而不是必須要養個兒子。
舉例來說,天才一定是培養出來的,但這個培養不是單純地早教,不是把幼兒園小學化,也不是把0-3歲孩子幼兒園化,而是做母親的把自己當孩子,把孩子當朋友,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孩子其實和媽媽在一起,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玩都叫場景教育。立體感很強的場景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比如干家務是穿插一生的生存技能。孩子勤于動手可以刺激大腦的發育,讓肌肉協調。那么平日里,母親掃地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個小掃把,鼓勵他一起掃,慢慢地他就會愛上掃地,不把打掃衛生當作一種負擔,長大了自然會愛做家務。
“一位母親養育一個生命不簡單,責任也大得多。很長一個時期,中國的母親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靠祖上經驗育兒。而現在處在一個大變革、多元化、高節奏的時代,母親教育已面臨諸多挑戰。近幾年市面流行的收費越來越貴的各種早教機構受到家長追捧,其實,真正的早期教育是讓孩子有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讓孩子成長為他自己,返璞歸真;通過母親正確地引導發育成本來的樣子,為孩子一生成人成才奠定健康基礎。不是多記幾個單詞,多背幾首唐詩……”
劉逸舟指出,每一個女人與生俱來都是偉大的母親,我們現在做的是喚醒和協作。
聯系人:暢老師 189-9310-6532
魏老師 139-1920-5855
全國免費客服熱線:400-07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