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位媽媽跟我說:最近發現寶寶膽子越來越小了。早教班上課唱名字的時候,輪到寶寶,就害羞地趴到媽媽懷里;外出的時候,要寶寶和人打招呼,遇到稍不熟悉的,寶寶就把頭歪在媽媽肩膀上不予理睬;遇到同齡的小朋友拉手、摸臉等,寶寶也是怯怯地不吱聲顯得很被動……想讓兒子勇敢一點,不那么羞怯,該怎么辦呢?
其實,越是害羞的孩子越是需要家人的鼓勵,大多數害羞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除了對自己沒有信心之外,他對于新進入的環境也是沒有安全感的。所以,這種類型的孩子必須要先肯定這個新環境是沒有任何危險的,他才愿意敞開心胸,與別人互動。
在害羞的孩子面前,父母可以用贊賞的話,協助他與其他家人或親朋好友分享,即使只是小小的事情,也要將事情放大,并請其他家人給他鼓勵,讓他覺得自己是很棒的。例如,孩子畫了一張水彩畫,父母可以把這張畫貼在客廳里,當家人或親戚回來的時候,能夠告訴其他家人,孩子今天畫了一張很棒的畫,所以決定貼在墻上給大家看。
另外,父母還可以提供他與同年齡孩子互動的機會,如果親朋好友家里也有年齡相仿的孩子,多找他們聚餐,讓他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或是與孩子一起挑選小玩具,讓他與朋友分享,甚至是邀請朋友到家里來玩,讓孩子當小主人。
還可以利用家人聚會的時間,讓他上臺表演一個跟主題相關的節目。舉例來說,在爺爺的生日聚餐時,請孩子親自畫一張卡片送給爺爺,并且在聚餐時,把卡片的內容念出來給大家聽。不過,這一切絕對要事先預告,并且經過孩子的同意,事先陪著孩子在家練習過。因為生日聚餐時,都是親朋好友,也是孩子熟悉的人,他比較不會害怕或緊張。有幾次這樣的經驗之后,孩子就會慢慢發現,在別人面前講話,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情。
父母看到孩子害羞時,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如果看到孩子有好的表現,要及時的給予孩子肯定,增強孩子的信心。當孩子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時,要夸獎孩子的勇敢,贊美孩子的行動。不僅如此,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的害羞,要看看自己在孩子面前是怎么表現的,自己給孩子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懂得反省自己的父母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