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媽需要一雙慧眼——發現孩子優勢
孩子的天分在0到6歲開始展現,這就需要媽媽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有發現孩子優勢的能力。當孩子本能的喜歡一件事,會樂此不疲的做一件事,很投入的做一件事,這可能就是孩子優勢的部分。或者這個孩子隨便一做,都能比別人做的強,這也可能是孩子優勢的部分。但是另一方面,他怎么努力怎么勤奮,結果還是不如別人,那可能就不是孩子的優勢。孔子說“生而知之謂之上,學而知之謂之中,學而不知謂之下。”什么叫生而知之,就是老天給你的部分,是你的天賦。一個親娘找不到孩子的天賦和優勢,你就做不到因材施教,只能從眾。就像有些人種地一樣,別人打什么藥,我就打什么藥,別人上什么肥,我就上什么肥,也不管自己地里種的莊家是不是和人家一樣,生的蟲子是不是和人家一樣,從眾比較安全。很多媽媽報補習班也是這樣,別人報什么班我就報什么班,全然不顧自己孩子的興趣。
如果一個事情你的孩子很努力還是做不好,那你就不要考慮讓他再做了,因為那可能不是他擅長的部分,轉而關注他擅長的部分就好了。因為每個人一定有他擅長的部分。并且毛病越多的人,優勢也會越明顯,反而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人也不好找優點。你會發現脾氣比較大的人都是很有能力的人,所以優點有時也是缺點,缺點有時也是優點,看你怎么用是不是?
各位,你們來到母親大學,千萬不要尋求標準答案,而且母親大學也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希望大家來到這里學習能夠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這個模式要自己去摸索出來,不是專家給你的。我們只告訴你孩子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心理規律,孩子不同行為背后的動機是什么。你去了解孩子,同時培養好自己的性格啊,自己的特點啊,找到完全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否則的話,我們都把你們培養成一模一樣的家長,結果你們再培養出一模一樣的孩子,到時候怎么認呢?所以來到母親大學學習,大家一定要主動去學習,主動去摸索,而不是讓我們直接給你一個結果。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課程都是啟發式的講座,讓大家自己去頓悟,自己去覺醒,而不是告訴大家一個結論,讓大家必須照著做。前期大家可能需要一些“盲從”,因為有很多東西大家可能不理解,但是慢慢的需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思維,然后逐步的自己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