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從忠
主體人自我肯定的第三推論認為:可能發生而又不應該發生的事,卻一定會發生。“可能發生而又不應該發生的事,卻一定會發生”,這是管理學第一原理的第三推論。這里所說的不應該發生的事,是從管理者角度作出的評價,即管理者不希望發生的事。
一、富豪的兒子為什么吃回扣?
我曾遇到一個私營企業的老板,他的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凈資產超過1.2億元,每年采購任務超過1億元。為了避免采購發生漏洞,他把采購任務交由他兒子一個人承擔。沒有料到他的兒子也會吃大筆的回扣,甚至因為他兒子吃了回扣,采購的原材料價高質劣。并且導致一個對外加工定單因材料質量問題而遭到退貨索賠,造成直接損失170多萬美元,加上間接損失,蒙受損失總額折合人民幣近3000萬元,這還不包括信譽和品牌損失。
這家企業的老板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兒子也會吃回扣。他只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已經出嫁,他的企業最終都留是兒子的。而且他對兒子花錢方面是從不吝嗇的,手機差不多半年換一次,汽車已經是“大林肯”了。
我問他:“你兒子吃回扣的錢做什么用了?”
“他拿錢在一個星級飯店包了一個二奶。”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因為你沒有滿足兒子的全部欲望。并且你把兒子當做世界上最可信任的人,對他的行為不再進行任何約束和監控,這就使他通過吃回扣和滿足包二奶成為可能。
在給予子女經濟支持方面,香港金利來的董事長曾憲梓說:“我認為錢在沒有飯吃的時候很重要,一旦豐衣足食后,錢多了,只為后代帶來財產糾紛。如果孩子們比我更有本事,他就不需要我的財產;如果孩子不如我,那你給他再多的錢也會讓他全部花光。”
幾年前,溫州一家非常有名的制鞋企業突然倒閉了。這家企業曾經風光一時,一度是溫州最大的制鞋企業,而且他的老總,是溫州第一個開寶馬車的人。有人問他:“你是公司的董事長,你兒子是總經理,女婿是副總經理,你夫人是財務經理,那么一旦出現矛盾,該怎么處理,誰聽誰的?”
當時那位老總哈哈一笑說:“有矛盾就有矛盾唄,大家都是一家人,難道還真的打起來不成?”結果還真的打起來了。兒子和女婿誰也不服誰,都各自堅持各自的,結果鬧得不可開交,管理混亂得一塌糊涂,最終,這家曾經輝煌一時的企業,迅速走向了衰敗,最終在家族爭奪戰中轟然倒坍了。
所以,家族企業,應該注重以下3點:
(1)強化企業目標優先原則。凡是與企業目標有沖突的人事,無論親疏遠近,一律服從企業目標。
(2)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做到利益獨立,責任完全。
(3)建立科學、民主的決策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家族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路健康、穩步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