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么看的,我們現代人不能把忙當成能力高,當成有本事。我最初當校長的那個時候忙是無能,處理很好的事情但卻把自己忙死了。我現在處理這么多的事情,開分校了,還有機會到這里聊聊,說明不是太忙,很多閑的時間都有了。在你的創新和工作當中,要知道什么叫效率。一個優秀的人應該永遠想這么一個問題,我的生產效率應該怎么優化,上面是產出減去投入,下面要除以時間叫效率。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我們又花了很多的錢投入進去,結果我們產出很少那效率低,不僅僅是我們投入時間產出很多就行,我們花的時間也要算賬,產出減去投入除上時間這才是效率,剛才說的我很忙,感覺好像是成功人士,其實不是。我剛才講我可能做了人家10倍、20倍的工作量還是有睡懶覺的功夫,我還有個人聊天的功夫。按照10倍工人來算我已經比大家很不忙了,我想有沒有辦法投入更少產出更多,我有沒有辦法時間花的少投入少產出多。路總是有的,辦法總是有的,不能以忙當成成功的標準,應該以閑為標準,閑能扛著魚竿去釣魚,每年還能夠進幾萬幾億這才是有本事。我追求的是有一天我能扛著魚竿釣魚,我的校長和經理可以把學校管好。
如果我們有了目標,你走下去會發現事半功倍的方法總能找到,在沒有目標的時候找不到。為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去修煉,你的本事總在提高,你的經驗的積累,知識的積累,專業的積累,總是在向上的,這種情況下你肯定會事半功倍,而且今后會不斷的事半功倍。只有你不斷的換專業、換方向、換興趣的時候,才是事倍功半。當你心之所向心之所愿的時候,你發現辦法自然而然跳出來。有一個很好的技巧,不管我們現在找沒找到那個辦法,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們把自己想成就的事情,把它變成讓自己著魔或發瘋的一種渴望和需求,把它裝進我們腦子里頭去,讓他在腦子中進行潛意識的希望和追求,你一瞬間發現有一個好方法,這個方法能把我的問題給解答了,這個方法能夠強化到我們要為它生、為它死、為它瘋、為它魔。這樣的狀態,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它放在大腦后面去了,你睡覺的時候大腦幫你算這個問題,你不知道。只花了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但是卻得到結果了,這是大腦工作的技巧,要想獲得奇跡般的成功,要自己對這個事件誰都不理解的程度,都以為是瘋子,你會發現大腦就幫你忙了,上帝就幫你忙了。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創立了兩個世界500強公司,他說怎么樣達到一個好的效果一個訣竅?奇跡般的辦法是事半功倍辦完的,當你不斷努力,你試盡了所有想到的方法,而在繼續實驗的時候,試到上帝伸手來幫你,那個時候就不是事半功倍,甚至達到了千倍百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