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濤,賈春濤講師,賈春濤聯系方式,賈春濤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賈春濤:善良,也會讓我們受傷嗎?
    2016-01-20 60668
    善良的東郭先生,救了中山狼,卻差點淪為狼的口中餐。熱播電視劇中,總是有著善良的主人公被反復傷害,依然不計前嫌,以德報怨的故事,像是早年《渴望》當中的劉慧芳,近來《保姆》當中的馬曉慧,每每都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確,在我們的影視作品中,善良、隱忍、任勞任怨的人物是永恒的主角,也許這符合傳統文化的特征和東方人的審美情趣,寄托了我們的價值觀和情感。無論是劉慧芳還是馬曉慧,都代表著東方人審美當中的理想化形象。
      
      現實世界需要善良,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代價越來越大的時候,善良更像是一種熠熠閃光的稀缺資源。也許你本身就是一個“善良”的人,但你是否在付出善良之際觀照到事物的另一面:對別人的請求總是不好意思說“不”,忽視自己的真實需要,認為表達不滿就是自私......
      
      當美好品質被過度使用,善良也可以是危險的。健康的社會文化倡導關注每一個人的內心和諧。善良的人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和不滿,并無須承擔過多的責任。因為,一味克己也是一種透支,從你的身體和心靈,甚至從被你幫助過的人那里,都會發出危險信號。
      
      迷失自我
      
      善良的人,總是會習慣性地付出。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的一些人:為了讓弟弟上學,主動輟學外出打工的未成年少女;作為家中長子,承擔了家庭里心理垃圾收納的沉默男人;獨自承擔家計,脾氣暴躁,但從來報喜不報憂的父親;對出軌的丈夫不停原諒,不計前嫌地照顧公婆,偽裝快樂的母親……這些人都真實地存在于我們的周圍。我們贊美他們善良的品質,卻也被壓抑著內心需求。當他們無法承受這份壓抑的時候,往往會將痛苦徹底的轉嫁為對生活的“不向往”“不期待”。
      
      “善良濫用”的人可能是受傳統教育熏陶很深的人,他們總是被告知:“你還不夠優秀。”“這些都是你該做的。”“你不該喊疼!”他們把付出當作習慣,幾乎意識不到自己的壓抑和需求,對偶爾一閃念的不滿深懷內疚。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真實的自我,所有的壓力和憤怒都被內化了。從表面看來,整個人風平浪靜,但他/她卻在不斷默默消化來自內心的風暴。
      
      這種壓抑總有一天會讓人付出代價:可能變得消沉、懷疑、疲憊、討好,甚至失去生活的興趣,為了達到別人的期望而筋疲力盡。假如別人對他們抱以關注,他們可能會手足無措,寧愿在群體中消失。
      
      對策——
      
      如果你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善良”的人,不需要批判自己,希望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沒有錯;希望別人能關心你,也沒有錯。唯一的問題就是自發形成一種效果不好的方法。從現在開始,你要有意識地改變一些行為方式。首先,是學會真正傾聽自己的真實想法,對于自己不想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學會說“不”。別怕別人說“不好”而壓抑自己。不要怕傷和氣而放棄自己的尊嚴和界限,當別人侵犯你的尊嚴和權利時,要用正當方式維護。其次,正視自己的真實需要。可以鼓起勇氣來,直接表達情緒;也可以直接說出想要的東西。你可以允許自己自私一些——那實際上不是自私,而是堅持自己。
      
      “軀體化”的負面情緒
      
      也許經常看電視劇的你已經注意到了,那些善良隱忍的主人公,總是更容易得不治之癥。雖然我們要質疑編劇為什么非用這樣爛俗的情節來賺人眼淚。但事實上,善良過度的人,的確更容易罹患重癥。美國著名心理咨詢專家露易斯•海在她的《生命的重建》中寫道:“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現,那些容易得呼吸道疾病的人,比如哮喘,患者常常具有‘過度發達的責任感’,他們對自己環境中發生的任何‘錯誤’都懷有內疚,感到自己沒有價值而自我懲罰,通常情況下,當環境改變時,情況就會好轉。”
      
      其實這是符合人們的心理發展規律——負面情緒的長期壓抑會導致“軀體化”。比如,現代醫學證實:消極情緒是癌癥形成的重要相關因素之一。如果我們細心回想,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總是有這樣充滿遺憾的聲音:“他人那么好,怎么就得了這種病。”這恰恰是因為,我們內心沖突所帶來的負面情緒長久壓抑,很容易導致“軀體化”。在一些時候,得病也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當潛意識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就會讓身體生病,因為生病本身可以理解為這樣的聲音:“我需要被關注。”因為身體是內心忠實的表達者,比我們的大腦更忠實于我們的內心。
      
      對策——
      
      從心底真正愛自己,用對自己的愛來聽從身體發出的指示。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每種疾病都可能在講述著你壓抑很久的消極情緒。所以,假如你的軀體得了病,除正常的治療外,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靜靜坐下來問問自己:“我頭腦中有什么情緒或思想被克制了?”“這種克制是怎樣的情形?”是感覺自己不值得被愛嗎?是憤怒嗎?是怨恨嗎?是一直以來的內心不平衡嗎?然后反復地對自己說,我愿意丟棄潛意識中造成我疾病的思維模式。
      
      一些慢性病可以通過心態的調整來治愈,但有些人即使調整了,也不見效。實際上,最有效的心理調整應該是認知、情緒、行為達到一致情形。比如跑步,首先要認識到跑步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有利健康,然后懷著快樂的情緒去跑,這樣可能更有效。如果你雖然認識到跑步的好處,但是又覺得跑步耽誤時間,是個負擔,不是發自內心想去這么做,跑步的益處也不會實現。
      
      善良教育
      
      過度善良是有危險的,可是對孩子,卻一定要教育他/她善良的品質。那么到底該如何教會孩子善良的尺度呢?
      
      最根本的一點,其實是父母自己應該先做到正確的善良。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依靠對父母、老師、同伴行為的學習遠遠多過于對語言的接納。作為父母,要建立健康的“善良觀”,對待孩子,父母不能總是付出,這種付出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父母不能一味退讓,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需要不是總會得到滿足。這些都是孩子建立健康“善良觀”的基礎。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懂得,要想真正愛別人,首先要真正愛自己。凡愛人就是善,愛別人是善,愛自己也是善。而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并不能真正愛別人。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我們總是被告知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比自己更重要,某種程度不愛自己是正確選項。其實,圣經里那句著名的話:像愛你自己一樣愛你的鄰居,里面的前提之一就是愛自己,如果你對自己不好,并用這個態度對鄰居,那就是恨了。真實的人性是我們愛自己,但不一定愛鄰居。愛并不意味著總是和和氣氣,永遠沒有爭執和利益沖突。相愛的人也有沖突,只要不損人,利己并不是壞事。另外,當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時,要用正當的方式去維護,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利益并不是惡。
      
      對策—— 
     
      如果你總是付出,從現在開始,要學會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好,享受周圍人對你的付出,讓別人也有“做好人”的機會。在接受的同時不要總是想著要用什么回報來平衡。其次,給別人獨立成長和發展的空間,不要總是替別人做這做那。如果你周圍的人中有這種“善良”的人,不妨對他/她寬容一些,在他/她偶爾直接表達對你的不滿時,即使他/她的話有些過火,也要耐心聽而先不反駁,給他/她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這樣,你們之間反而容易互相了解,也將促進溝通,厘清雙方界限。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性色A码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 | 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頻|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麻豆天美国产一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