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1月30日的海豚圓桌會“微咨詢”環節,海豚會會員分成7組就話題進行探討互動、商智互助。智慧的火花不斷碰撞和閃爍,擷取精華如下:
注重人性化。公司盈利了,年終獎就必須發、要和員工分享。戰略意義是,讓員工感受到公司文化。年終獎不在于發多少,但方式要創新,微創新也好、顛覆式創新也行,要體現差異化,通過人性化的方式加強團隊凝聚力,讓員工感動或終生難忘。
比如有公司開年會,讓每名員工請一兩位家人參加,或者給員工的父母送禮物或提供較親情化的服務。現金畢竟是年終獎的一個方式,而年終獎只是福利的一個方面。員工的穩定性和流動性往往不是錢的問題,企業文化和老板對待員工的方式很重要。
企業和員工共贏。發年終獎就像壓歲錢,員工總會有點期盼,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精神方面。老板如果能與員工一起分享成果,把員工的成長融入企業的發展,讓其感受到溫暖和價值,最后員工和企業達到共贏,這個平衡點要把握好。
量入為出、恰到好處。年終獎原則上是一定要發的,因為從員工的角度這是一種情感交流。發放形式和額度,企業可視實際情況變通,結合企業的效益、崗位貢獻、員工表現和在職時間等,但都講究量入為出和恰到好處。比如庫管和物流部門員工,2~4倍工資的年終獎會很滿足,而研發團隊和銷售團隊,要求高、貢獻大,相應地年終獎也更多。
對員工信守承諾。經營公司,誠信第一。對員工的承諾一定要做到,“跟著我干,我虧待不了你”是最沒有價值的一句話,銷售人員給公司創造的利潤價值要量化、透明。如果一個銷售人員,沒有賺錢的欲望,不是一個優秀的員工。但如果員工不知道能賺多少錢,動力也不大。
調研在先,簡單化。發福利、發年終獎時,人力資源部門不妨先做一個內部調研。獎品發得不好,還不如不發。比如員工可能會覺得發現金比較實在,可以自由支配;有些員工則希望假期稍微長些,可以陪家人、旅游、休息。年終獎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