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聯通與微信的試水型合作,電信與網易合作的易信,是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的戰略性合作,對雙方的移動互聯網布局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首先看一下,相比微信,易信的特色功能有哪些?
從上圖可以看出,相比微信,在運營商角色的介入下,免費與功能的延展,成為易信的一大競爭優勢。
在產品的整體運營層面,易信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呢?
優勢方面:運營商支持,有利于建立統一通信;無需網絡,免費語音留言,免費短信,即時性好,相比微信的功能更進一步。
機遇方面:微信前期的市場培育提高了用戶對同類產品的接受度;屬于第二陣營的互聯網商,如新浪、360等,為應對騰訊競爭,抱團加入易信陣營,抵御微信可能形成的壟斷。
從今后的發展而言,易信并非一帆風順。
外部競爭上,騰訊強大的通訊、社交經驗、用戶的忠誠度等,將給易信的用戶推廣帶來較大的挑戰;
內部合作上,傳統運營商的壟斷型思維與網易的互聯網思維,究竟會無縫合作,還是會沖突不斷,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易信的推出,對于運營商內部又會帶來怎樣的變革呢?
還是從易信的特色功能分析。只要使用易信,電信在網用戶發送全網短信免費(只收流量費,且有流量優惠),同時可以免費語音留言。
如果易信的用戶量真的在半年上億的話,那么中電信的話音、短信收入將受到巨大沖擊,在短期內易信還無法商業化的情況下,中國電信將面臨收入減少的風險。
這從一個側面,也能看出中電信“去電信化”的決心和信心。
從長遠來看,電信當然希望通過增值服務與流量經營來彌補損失甚至從中獲利。
運營商的“管道化”隱憂在流量經營時代一直存在,與茫然的被OTT不同,此次易信的推出是運營商流量經營的里程碑。這代表著運營商已經下定決心投入互聯網的懷抱,主動參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短期內犧牲自己的運營商資源,來滿足產品功能上的超越,長期內改變電信行業和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整體業態。
文章的最后,讓我們來回顧一下2013年三大運營商的規劃戰略。
電信:以創新與服務雙領先推動規模和效益雙提升,主動實現“一去兩化新三者”(電信化、市場化、差異化;做智能管道主導者、綜合平臺提供者、內容應用參與者)的移動化戰略轉型。
移動:推進戰略轉型 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提出“端、管、云、臺”移動互聯網戰略定位。
聯通:全力推進規模效益雙發展,加快提升市場份額,推進“調結構、提質量、強支撐、增活力”的四大關鍵工作。
易信的推出,讓我們看到了運營商思路的轉變,不論易信最終的成功與否,運營商的“去電信化”之路,都走在一往無前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