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傳統組織形式 企業基于流程建立組織,這個過程中,要打破舊的組織形式,形成新的適應流程管理的組織形式。這就需要先了解舊的、傳統的組織形式。傳統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土皇帝”式結構——老板組織 “土皇帝”式結構是指企業的全部事務安排全由老板決定,下屬的自覺性差,又稱為老板組織,這種組織形式對企業的發展是有害的。
【案例】 溫州的“土皇帝” 溫州一家企業的老板既是董事長又是總經理,如果他不去上班,員工就不知道做什么。所以,老板每天都早早的上班。每天早上,老板的辦公室里都會擠滿人,全是員工來向他請示工作的。副總經理、部門經理、車間主任、班組長等按照順序排著隊,最后面的是文員、打字員一類的員工。這個老板每天必須把當天要做的事情一一給大家分派下去,否則,這些員工這一天就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這個案例中的老板就好像古代的皇帝上早朝一樣,每天處理全部的事務,活得很累。這種“土皇帝”結構對企業的發展是有害的,不但員工的積極性得不到發揮,老板也事必躬親,活得很累。 2.作坊式結構 作坊式結構是指老板和老板娘管企業的方式,又稱“老板娘組織”。這種結構的管理方式是,工廠即使發展到500個員工的時候,仍然是用管50人的方法去管理員工,老板和老板娘說了算,對員工是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管理十分粗暴。 3.師傅帶徒弟式結構 師傅帶徒弟式的結構是指技術型師傅雖然帶徒弟,但仍以師傅為主,并不放心完全交由徒弟來管理。這種組織結構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的快節奏和市場發展的需要。 4.能人式結構 能人式結構是指老板不懂管理,招來一個經理人來管理企業,而這個所謂的“能人”經理人只注重制度條文的編寫,卻不符合企業實際,無法推行。 【案例】 九個經理 某企業前前后后換了9個經理,光是制定的制度就有一大柜子。第一任經理來了,三四個月都在制定制度,制定好了卻執行不下去。因為這個制度是從另外一個企業抄來的。后來他只好走人;第二任經理來了,說前任經理的制度不行,結果又重新編,到最后還是推行不了,也走人了。就這樣,一共來了9個經理,制定了9次制度,光是文件就有一大柜子,結果哪條制度也用不上。 這就是典型的能人式結構,每個人都會受到跨行的制約,所以就算是一個能人也無法制定出企業完善的制度體系。能人結構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了。 5.歐文福利式公社結構 歐文福利式公社結構,就是大鍋飯結構,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目前,中國還存在一定數量這樣的企業,員工每天上班就是在熬時間,工作效率極低,交貨期根本無法保證。 明確生產部門的組織職能 傳統的組織形式不能適應現在訂單生產的發展需要,要建立新的組織結構,就必須先了解在一個生產制造型企業都有哪些部門,這些部門的職能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據企業的生產流程和職能需要,設立相應的部門。 下面對生產制造型企業的各部門進行一次分解,看看這些部門的職責是什么:
圖3-1以生產為中心的各個部門的職能 1.銷售部 銷售部的職能包含三部分內容: Æ市場研究、市場拓展 Æ商務活動、公關活動 Æ銷售、接單發貨 銷售部是企業對外的窗口,它通過三個職能為企業了解外部、傳遞信息,三部分內容缺一不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也可以將銷售部的三部分工作內容獨立出來,成立市場中心、商務中心、銷售中心。 2.技術部 技術部是企業技術標準的發源地,沒有技術部,企業的產品生產標準就得不到有效控制,后續的新產品研發也無法實現。技術部包含以下工作內容: Æ研發 Æ技術 Æ工藝 【案例】 高返工率的根源 某企業產品合格率非常低,只有68.7%。企業里流傳著三句話:十天備料,十天生產,十天返工??梢娺@個企業的返工率實在太高了。 返工率為什么這么高呢?經過研究發現,這個企業沒有技術部! 問題就出在這里,由于沒有技術部,不存在技術保證機構。員工生產產品本來應該是按工藝、按圖紙、按標準操作的,但是因為沒有技術部,只是模仿生產,沒有一條可以遵循的檢驗標準。當企業規模很小的時候,模仿生產的質量或許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當企業規模壯大以后,生產規模也變大了,這時沒有技術標準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質量了。 3.生產部 生產部是制造型企業的核心部門,它的職能包括: Æ計劃 生產部門要做多少產品,由誰去做,多長時間能完成,都需要有相應的計劃。 在公司比較大的情況下,如果訂單交期老是遲緩,可以專門成立一個計劃部,在銷售部和生產部之間做些協調工作。 Æ制造 生產部門的主要職能就是制造??梢愿鶕a工序,設立相關的生產車間,但同時要清楚各個工序的工作職責。 Æ控制 生產部的控制職能包括調度和跟單工作。調度協調每道工序的人員安排、工作時間安排等;跟單則是跟蹤生產進度,保證按時完成。 4.采購部 采購部門的主要職責包括: Æ外協 外協人員有兩種職能,一是提升加工商員工的技能,現場教他們技術,充當一個工藝員的作用;二是去加工商那里催料。 Æ采購 采購是指給供應商下達采購計劃。采購部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只找到一家供應商,沒有選擇的余地,造成公司的經營存在潛在的原料供應風險,一旦供應商停產,制造商也會被迫停產,并且原材料有隨時提價的可能。 所以,原材料供應商至少要有兩家,最好三家??梢酝ㄟ^他們之間的競爭獲得更低的原料價格,這是采購職能的重要方面之一。 5.質量部 質量部的主要職能有: Æ規劃 質量規劃是指制定未來的產品合格率目標,制定實現質量的方針、政策,讓客戶滿意。 Æ保證 質量保證就是保證每次向客戶提供最合格的、最適應的、客戶最滿意的產品??蛻粜枰髽I提供什么質量的產品,就保證提供什么質量的產品。 Æ進料 進料時的質量控制是指在購買材料時如何進行監控,如果發現不良品,如何退貨。 Æ過程 過程質量控制是指從第一道工序開始到最后一道工序,中間的質量有沒有不良之處,如果發現不良應該如何解決等。 Æ終端 終端質量檢測是指產品做好以后,暫時放在中轉倉庫中不運走,在出廠以前再做一次質量檢測。 6.物控部 物控部的職能包括: Æ物料控制 物料控制是指在生產人員生產過程中,對其多消耗的材料、產成品、報廢品等做比較,評價每個員工當天的業績,從而讓員工日工資的制定有標準可依,可以間接地提高員工的自我管理意識。 Æ倉庫管理 物控部的第二個職能是分管倉庫的職能,對原材料倉庫、半成品倉庫進行管理。 7.設備部 設備部的主要職能包括: Æ維修 維修工作是指根據設備的年限、使用情況制定維修計劃,與設備供應商溝通聯絡,做好售后服務和維修工作,減少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和避免造成重大損失。 Æ保養 設備部還要做好保養工作,做好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并且要教育員工隨時做好設備的保養。 Æ技改 技改就是技術改造,根據生產需要,將流水線設備工裝進行改造,以提高生產效率。 8.辦公室 辦公室的職能主要包括行政和人事工作,在規模較大的企業,也可以將兩部分職責分出來,成立專門的行政中心和人力資源部。 Æ行政 行政事務,主要包括日常事務處理、檔案管理等。 Æ人事 人事工作,包括人員招聘、員工培訓、績效考核等。 9.財務部 財務部的主要職能包括: Æ預算 財務預算,包括未來的總收入預算、總費用預算以及項目收益預算等,可以為董事會決議提供財務參考。 Æ成本 成本分析,利用歷史成本進行比較,得出現階段成本水平的變化情況,并在財務角度找出原因;成本控制,在設備需要維修的時候,根據重置成本與維修費用的對比得出是否值得去維修。 Æ會計 Æ出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