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
企業的發展和持續運營,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要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變化,對公司進行不斷的修改完善和調整升級。做到與時俱進,跟上市場,跟上客戶,不然就會老化,用老思想老行為,來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市場,做起來肯定吃力。
不僅僅是經銷商,所有的企業在運營中,都是兩大模塊同時運行,對內是管理模塊,對外是經營模塊。當然,在創業階段,以經營為主,畢竟先要通過經營來解決生存問題,待企業進入正軌之后(中小企業的規模,年度流水幾千萬到幾個億),則是經營和管理的總體對等,互相平衡。當企業規模更大時(大中型企業的規模,年度流水幾十億到幾百億),則是管理比重超過經營。不然的話就會出現失衡,乃至失控。
當前浮現出來的一些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經營的問題,諸如業績提升慢、新品推廣難、客戶配合度低等等,這些經營問題的背后其實是管理問題,也就是人(業務人員)的問題,諸如執行力弱、各種不服從、自由發揮、占便宜、貪污作案等等。所有這些問題的背后,根本原因是公司不具備控制能力,即是對員工的控制,對客戶的控制。在沒有實現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單憑規章制度和績效考核來解決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想實現公司的持續化運營,半自動化運營,業績和利潤的對等提升,乃至老板本人的輕松化甚至退出,就必須要先解決控制的問題,接下來才是規范化標準化的問題。
控制分為三個方面:一對客戶,二對員工,三對成本。
首先是對客戶的控制問題,也就是公司要實現對下游客戶的掌控權,而不是分散由員工來掌控。再有,經銷商畢竟是靠下游客戶吃飯的,在一個地級市若是能掌控兩千個有效終端,不愁沒有廠家不來找你。
客戶控制的范疇包括:
1.了解客戶——客戶的建檔,每個客戶都有獨立的詳細檔案。
2.專屬客服——專司與客戶的直接溝通工作,可做到每天的主動聯系客戶。該崗位可內部兼職,也可外部兼職,不用走訪客戶,只是電話和微信的聯系溝通而已。
3.除了客服外,還可以通過老板的主動走訪,集中客戶會議等形式,保持與客戶之間的多元化直接聯系。
4.對客戶的客情關系,中國人是先對人,再對事。嚴格來說,在中國做生意,是先賣人,再賣貨。這客情工作就是生意的推進劑,是彌補產品力不足、品牌力弱、投入少的有效措施。當然,這客情工作不能指望員工去做,而是公司統一來規劃和安排,員工只是執行一下。
5.客情是對客戶的人,增值服務則是對客戶的生意。通過建立對客戶的增值服務體系,協助客戶在生意運營方面一臂之力,為客戶創造多元化利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品利潤的不足。
對員工的控制:
1.還是先從了解開始。老板與員工逐個做單獨溝通,先搞清楚兩個問題:一是工作取向,也就是到公司上班圖什么?賺錢?穩定?過渡?學習?消磨時間?顧家?;二是打算做多久?一直做下去?還是有明確的離職時間?還是看情況再說?
2.員工檔案重建。按照高標準來建檔案,履職、個人情況、家庭情況、職業技術背景等等。
3.個人征信。每年需要交一次,尤其是要檢查那些若干張信用卡,若干借貸平臺有記錄的,且存在逾期行為的。
4.與員工的父母務必要建立關系,通過家訪、福利品、集中聚餐等形式,見面并建立聯系。
5.展示老板在本地老板圈子中的影響力。大家都是熟悉的,萬一員工鬧點什么事情,至少在本地的圈子里不好混的。
6.安排普法講座。讓員工搞清楚什么是職務犯罪、什么是貪污、什么職務侵占、什么是盜竊、什么是詐騙、什么是泄露公司機密。
7.通訊工具集中化。手機號微信號電子郵箱都得要是公司戶頭,若是老員工抵觸,至少從新員工開始,并給客戶發告知公函,除了公司指定通訊方式外,通過其他聯系方式溝通而出現的經濟糾紛,公司不予受理。
8.設置外部督導。可采取兼職的形式,保持對業務人員在終端客戶處的實際工作進行監督。
9.持續進行的內部內訓。人人都要上臺,強行讓員工倒出所掌握的技術方法,沒有技術的就講教訓。
10.持續進行儲備式招聘。通過當前員工及客戶的介紹,接觸其他公司業務人員,先不入職,只是接觸。不定期的安排來公司做個臨時工,全面觀察了解,提前與當前團隊進行磨合,有些技術資料也可提前給到他們,后期再擇機一個個挖進公司。之所以要做這個,是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首先是避免現找現用,先培養磨合,再擇機錄用,第二是儲備的人力資源,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員工的自我膨脹心理,三是當老員工改造成本過高時,那只能是換血了。
對成本的控制。這做生意,賬得要算明白,尤其是這個成本控制,在當前的財務工作的基礎上,增加這三點:
1.測算每個客戶的合作成本。即是計算該客戶的退換貨、各類費用投入、應收賬款的利息成本、緊急訂單的額外配送成本。算算公司在每個客戶身上究竟花了多少錢,與銷售毛利相比,能不能賺回來,持續虧損的客戶就得要考慮終止合作了。
2.每個員工的實際產出核算。以銷售所產生的毛利,再減掉其工資獎金、退回的貨、所投入的市場費用、各類損耗,以及該員工所報銷的各類費用等等。量化每個員工的實際利潤貢獻,看看每個員工究竟是在幫公司賺錢,還是在幫公司花錢。
3.每個廠家的賬也要算一算。綜合總銷量總毛利,在減掉占壓資金、利息、資源投入、周轉率、硬件投入等等,是不是每個廠家都帶來了利潤。若是財務有精力,還可算算每個產品的實際盈虧情況。
這些控制工作做完后,通過輪崗或是上新人的方式進行測試,檢查實際的掌控效果。
能把客戶、員工,以及成本都控制住了,再來做標準,諸如:
1.公司的發展目標明確,包括業績、市場占有率、專業度、市場地位、口碑等。
2.網點建設目標,包括數量、質量、覆蓋率。
3.公司的組織架構。
4.部門說明書。
5.崗位說明書,每個崗位具體的工作范疇。
6.各崗位的職業技術結構,勝任該崗位所需要具備的職業技術類別和等級。
7.員工手冊,通用類規章制度的合并,包括各類紅線。
8.各類工作的執行標準,諸如新客戶開發的具體動作、銷售話術、拜訪動作、流程方法等。
9.工作任務的核定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