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內務管理研究/潘文富
員工不是老板買來的奴隸,而是與老板之間的商業合作關系,你出工資,我賣力氣。并且這個合作期限也不是老板單方面所能決定的,員工也具備隨時不干的權利。
員工隨時都會走,這個道理老板們也都是明白的。但是,在實際的人事管理中,卻給忘了,在對員工的管理體系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反而假定員工是長期穩定在職的,在這個假定之下,就開始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1, 在入職階段,沒有了解員工的就職取向和在職時間規劃;
2, 沒有與員工商討職業發展規劃;
3, 對于員工的職業技術學習,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劃,反正不走嘛,那就慢慢學好了;
4, 對員工所經手的工作事務沒有進行透明化監控;
5, 對員工沒有配發公司戶頭的通訊工具。
以上這些情況,若員工真的不走,也就是長期穩定的工作下去,估計也不會出啥大問題,可要是員工隨時都會走呢?就得要出亂子了吧。
所謂管理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提前考慮到各類問題的出現可能,并提前做好相關的預防和處理措施。
員工隨時離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再加上當前90后員工越來越多,平均在職時間越來越短,以前十年才叫老員工,現在三年就是老員工了,甚至很多員工干不到一年就走了。更要命的是,不是所有員工在離職的時候,都會提前打招呼,并做好交接工作的,可能就是感覺這個月工資少了,被老板批評了幾句,心里不爽,拍拍屁股就走了,還交接個毛線!
既然有這個實際情況存在,那么,在管理體系上,就得提前有所準備,得要有用人的緊迫感,即是假定任何一個員工,隨時都會走,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建立相關的管理措施,諸如:
1, 面試入職的時候詢問清楚,你打算在公司里做多長時間?
2, 一定要和員工一起做個職業規劃,綜合職業能力學習、工作范疇、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壓力,對應的職務晉升和待遇情況,各階段的預計持續時間等等,一次性說清楚,形成書面文件,雙方各執一份,然后每個季度再回顧溝通一次。
3, 把相關的職業技術學習工作進行量化,具體要學什么,怎么學,學習成果怎么考核,對應的時間點怎么設定,全部書面的說明清楚,目的是提升學習效率,盡量縮短學習時間,畢竟,早點上手,早點幫公司做點貢獻。
4, 員工使用的所有通訊工具,包括手機卡、郵箱、QQ、微信等等,全部由公司來進行注冊和配發,這樣萬一員工突然離職,公司也好收回,重新配發給接手員工。
5, 員工所經手經辦的所有工作事務,全部要進行透明化呈現,就是每個員工手里有哪些工作,分別推進到什么程度了,涉及到哪些外部機構和客戶,以及相關的手續和流程等等,通過工作規劃、OA、年度時間表、項目進度表等手段,進行透明化展現,這樣即便員工突然離職,其他員工也好接手。
6, 員工所掌握的各類資源,包括客戶資源,社會機構資源,技術資源等等,同樣也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控權得要集中在公司總部手里;二是保持對員工個人所掌握各類資源的及時剝離,從完全員工個人掌控,剝離下來,改為公司總部掌控。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員工隨時都會走。所以,用人得要有緊迫感,畢竟員工上班一天,就得發一天工資。但是,能不能產生對應的工作效能,這可不一定。所以,從財務角度來說,可不能什么都慢慢來,得要抓緊時間用人。再有,員工隨時都能走,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對工作的影響,二是后續員工的接手,所以提前就得要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