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周弘認為,社會保障不該由政府單獨支撐,應該迅速啟動企業年金制度,加快養老保障的多支柱建設。
編者按:2015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大象融媒招募“大象融媒兩會飛象觀察團”,傾聽民聲,征集問題,受到了網友們的積極響應。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把問題一一提列,積極參與
網絡問政。
霧霾、腐敗、就學難、就醫難、工資上漲緩慢、高房價、就業難、交通擁堵、高考制度改革……網友的留言就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兩會期間,映象網將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請其解答或共同吁求。
映象網網友@東東說,兩會開幕有些時間了,我最關心的是養老金是不是真的并軌了?作為一個企業工人是不是可以有企業年金保險?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記者 蔣宇飛/文 段晉哲/圖)自年初以來,對于“中國社保費率過高”的討論一直在輿論場升溫。
這也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周弘的注意。她認為,社會保障不該由政府單獨支撐,應該迅速啟動企業年金制度,加快養老保障的多支柱建設。
周弘告訴映象網記者,目前在我國五項社會保險費率中,養老保險費率偏高,達到了20%,比歐洲發達國家還要高出好幾個百分點。
“太高了,發達國家也沒有這么多。”她說,養老風險確實存在,老齡化的風險確實存在,但要考慮到企業的積極性,不能只靠養老保險這一個方法。
對于目前國家的社保制度,周弘認為,大方向是朝著公平合理、為老百姓著想的方向推進,但除了制度性統一之外,還應該根據工種、行業和地域的不同,以及就業方式的不同,有所區別,由多種行為體來負責。
“養老保障的這把‘大傘’不該由政府一家來撐,而應由政府、企業、個人等多個支柱來支撐,責任應該明確,其中政府的責任就是‘兜底’,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周弘說,除了養老保險之外,還必須要及時啟動企業年金,建立起一個多支柱的保障“大傘”。
所謂企業年金,指的是企業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之外,根據自身
經濟實力和
經濟狀況建立的,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
周弘認為,企業或者有能力的個人,愿意給自己另外買一份保險,國家就應該為此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以及監管措施,但現在更重要的是,適時、較快地把企業年金制度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