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姜汝祥博士最新出版的《業務流程4R管理方案》的前言,作者:姜汝祥博士 目前中小企業面臨的最主要矛盾是什么?是老板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做大之間的矛盾。幾乎所有中小企業成功的背后,一定都有一個具有過人之處的老板;而幾乎所有中小企業做大的困境,也在于老板本身。這種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矛盾,構成了中小企業的一個特殊的景像:生機勃勃但管理混亂。 其實這也很正常,當企業主要的問題是生存和發展的時候,企業家的獨特才能就成為企業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力。現在有很多人在談企業核心力,但大多數人都沒有弄清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在國際上這個詞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企業內部人的能力,所以,當核心競爭力只與企業家的能力有關,而與企業大多數的人——包括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能力無關的時候,你怎么做大? 所以,經常有老板對我講,我不擔心沒錢,也不擔心沒人,更不擔心業務,我擔心的是企業的穩定運轉,只要我在,沒問題,但我沒有三頭六臂呀,我顧不過來怎么辦? 這是很多中小型企業家非常典型的困惑,怎么辦?我對他們講,人力不能及的地方,就是制度顯現力量之處,你可不可以放下“老板的架子”,耐心地將企業的業務流程制度化,耐心地讓員工按制度要求而不是你的指令工作,為什么有些企業家能夠管理上萬人,而另一些企業家只能管理一百人?關鍵在于企業家自己內心相信什么?只相信自己的人自然信賴的是自己的權威和親信,認為員工只有在監督和壓力下才會努力工作,而相信別人的人就會相信公平的制度,也只有公平的制度才會創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 事實上,根據我對近百年來500強企業的研究和在摩托羅拉工作的體會,制度在企業運轉中顯現力量的地方,是最值得信賴的地方,也是力量最強大的地方。我和TCL電腦公司的總裁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就有過不同的意見,他認為中國企業家可以去學韋爾奇的“思維”,在我看來,如果不懂得GE的偉大在于其獨特的制度和管理系統,比如GE的業務管理系統,那就不太可能真正懂得韋爾奇思想。 如果把一個公司看作一部機器,把公司的所有業務流程用1-12月時間來編排,每個月應該做些什么,到哪個月應該達到什么效果,取得多少成績,這就是業務管理系統。由此我們可以看到,GE這樣的企業是在用制度傳遞管理,而我們不少中小企業是在用個人權威傳遞管理。 我在一家民營企業推行業務管理系統的時候,對所有員工講:只要耐心地堅持實施,你們會發現制度的力量遠遠超過人的力量。所以,我建議企業家在推行ERP或者業務管理系統的時候,對照讀一讀韋爾奇的書,一定會有另一番感受。 我對中國的中小企業抱有一種衷心的希望,我覺得他們才是中國經濟的希望,但是他們必須過管理這道坎。我希望有抱負想把企業做大的企業,千萬不要把目前同水平的企業當成你們真正的對手,你們真正的對手是你們自己,道理很簡單,創業型的企業家自己需要“革自己的命”,如果沒有你們自己親自的探索,你們就不會真正感受到制度的力量,從另一個方面講,這樣因地制宜建立的營銷管理體系,也可能比咨詢公司為你做的更實用,更有效,成本更低。 所以我建議那些致力于做大做強企業的人,你們需要每天問自己一句話:我們真正做到了1+1>2嗎?我們有沒有讓一個庸人變成能人?還是一個能人變成庸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請記住,所謂的企業管理就是讓企業有一個好“身體”,只有企業有一個好的“身體”,賺到的錢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