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個精細化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在這個講求精細的時代,細節往往能反映你的專業水準,突出你的內在素質,提高你的產品品質,提升企業的自身形象。
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細節上的競爭,誰能在管理細節上想得更細致,誰能為消費者想得更周到,誰就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現代企業競爭中,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都意識到細節的重要,都意識到把管理工作做精做細的重要,“精細”已經成為競爭最重要的表現形式,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未來企業成敗的關鍵。
Ø 精細化管理的背景
² 精細化管理來源
精細化管理來源于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理論,“精益生產管理”是生產管理模式,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它的基本理念是通過查找和消除生產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浪費現象達到徹底降低成本的目的。
精益生產方式的實質是管理過程,包括人事組織管理的優化,大力精簡中間管理層,進行組織扁平化改革,減少非直接生產人員;推行生產均衡化同步化,實現零庫存與柔性生產;推行全生產過程(包括整個供應鏈)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零不良;減少和降低任何環節上的浪費,實現零浪費;最終實現拉動式準時化生產方式。因此,精細化管理也可稱為精益管理。
精益生產管理進入我國的時間至少也已有20年時間了,我們企業在推行精益生產的時候,不是吸收精益生產管理理論精華,而是習慣于拿來主義,將管理中的一些手段、方法片面照搬,諸如看板、流、PULL管理等等概念滿天飛,實際上沒有真正把握精益生產管理的實質。所以,精益管理在我國還鮮有成功案例。以著名的華晨公司為例,自1992年沈陽金杯與日本豐田開始技術引進合作開始,就全面開始了學習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產管理。在歷經8年的挫折后,華晨金杯工業工程處負責人徐春才感慨說:“通過對過去8年的反思,我們清醒認識到精益生產是一種思想。要實現精益生產,不是照搬精益生產管理里面的條條框框就能夠辦到的”。
精益管理是圍繞著最大限度利用公司的員工、協作廠商與資產的固有能力的綜合哲學體系。既然是一個哲學體系,精益管理首先就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要推行精益管理,必須從員工思想上確立精細管理的概念,貫徹精益管理思想必須要“自上而下”。
² 當前中國企業普遍面臨的突出問題
對于當前中國的很多組織而言,無論規模大小,無論是制造企業還是服務企業,無論是盈利性企業、非盈利性組織還是政府管理部門,都面臨一些突出的、共性的問題:
l 主要依賴搞關系和鉆空子來謀求發展
l 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或者難以貫徹執行(即組織的執行力差)
l 高層管理者天天忙于“救火”
l 缺乏系統的管理制度和業務規范,企業管理和運營隨意性很強
l 產品或服務質量存在較大缺陷
l 業務流程混亂,或者流程明確,但無法嚴格執行
l 崗位職責不明確,人浮于事,內部矛盾重重
l 員工責任心不強
l 浪費嚴重,感覺業務很紅火,就是沒有滿意的盈利狀況
……
總結而言,就是組織的基礎管理工作不完善,管理工作的精細化程度很低。
這些問題具有共性和普遍性,不單純是管理者和員工的問題,而是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獨特發展歷程必然產生的階段性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最終要靠管理者和員工的努力,其中最關鍵的是管理者要改變管理觀點和管理方式。
² 西方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對中國企業的適用性
西方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從優秀企業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中國企業的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實行這些先進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的條件并不成熟,例如:基礎管理的完善程度、員工的職業化水平、管理制度、企業文化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等。
任何先進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的引入,對企業而言無疑都是一場變革,需要企業的管理系統進行相應的調整,盲目跟從,或采取“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方法無疑只會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中國企業接受的西方管理理論都是20世紀80年代及以后的理論觀點,中國企業缺乏科學管理理論的實踐,沒有經歷“科學管理”時代,不具備實施更為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基礎,即使勉強實施,也宛如空中樓閣,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² 精細化管理是中國企業的必經之路
中國企業需要補上“科學管理”這一課,不能照搬,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精細化管理系統整合了西方的科學管理理論以及現代管理理論,將當代先進管理方法與科學管理理論融合在一起,致力于解決大量中國企業共同面臨的突出問題,系統提升中國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為中國企業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實現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提供系統指導。
Ø 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精細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將精細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風貫徹到企業每個環節的一種管理模式。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系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運用程序化、標準化和數據化的手段,為組織成員行為提供精確的指導;并通過對組織成員的科學化訓練,最終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精細化管理不是一場運動,而是永續精進的過程,是自上而下的積極引導和自下而上的自覺響應的常態式管理模式。
l 精細化管理不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追求基礎性的理論創新,追求的是系統性創新。即在充分吸收科學管理理論和當代西方先進管理理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中國現階段社會文化的獨特性,以中國大多數企業共同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導向,致力于為提高中國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提供系統的指導。
l 精細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實施精細化管理,需要對整個企業的管理方式進行系統性變革。如:改變企業的領導方式、改變員工的工作觀念、革新企業文化、實施新的績效考核標準等等。
l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思想,不僅要求企業的管理工作注重細節,注重精確化、科學化,還要求實施持續改善。
l 精細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規則的系統化、細化和標準化,為員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提供精確的指導。
l 精細化管理強調為員工提供科學的訓練,以改變員工的觀念,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
Ø 精細化管理課程體系
精細化管理是一套體系,企業推行精細化管理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
l 企業必須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認識到管理規范化和科學化是現代企業競爭的基礎;
l 企業必須掌握如何才能實現管理規范化和科學化;
l 企業需要推動一系列的組織變革,對企業管理和運行的多個方面進行調整,保障精細化管理的落實。
精細化管理課程體系分為:
² “基本理念”-- 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實施要點;
² “職能應用”-- 精細化管理在企業各個職能業務領域的具體應用;
² “訓練落實”-- 針對不同層次的組織成員,訓練提升職業理念、職業技能。
類 別
課程名稱
課 程 內 容
基本
理念
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實施要點和分析邏輯
精細化管理推進與實施
如何系統規劃和推進精細化管理在企業中的實施,闡述了精細化管理實施的基本過程,以及為保障實施效果需要組織進行的變革
職能
應用
戰略規劃實戰訓練
——邊練邊做
通過組織學員分組學習與討論,結合自己的企業進行戰略規劃的培訓,最終成果為一份簡要的戰略規劃報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而且可以有效反映學員對于企業戰略的思考
流程優化
根據企業戰略規劃的結果,識別關鍵業務流程,運用價值分析的方法,推動業務流程的優化,保障戰略的實施
精細化人力資源管理
根據業務流程優化的結果,結合精細化管理的相關工具,幫助企業理清崗位職責、崗位工作流程和標準,確定崗位價值,建立崗位績效考核標準
基于流程和崗位分析
的績效考核
根據流程優化和崗位分析的結果,如何確定崗位績效考核標準
營銷渠道管理
運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如何開拓和維護營銷渠道,對渠道實施有效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互動合作關系
管理與管理者的
心智模式
避免管理誤區,修煉改善心模,對于管理者來說,不僅能決定自己的命運,而且會影響企業的命運。
把學習力轉化為生產力
精細化管理強調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組織學習力。課程結合大量案例,深入剖析如何推動員工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并將個人與團隊的學習上升到組織學習,不斷提升組織的適應與創新能力
全面預算管理
如何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精細化服務管理
——打造卓越服務
服務的目的是創造客戶快樂,而卓越服務源于“服務流程的標準化+用心服務的心態+積極為客戶思考的工作方法”,結合精細化管理對流程標準化的認識,以及對員工職業理念和職業素質訓練的方法,為服務企業的管理人員提升服務水平提供系統指導
精益生產管理
學習如何將企業不同的競爭戰略轉化為生產任務或要求。通過利用生產過程中的設計、管理與改進方法,學習如何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卓越現場管理
學習掌握管理生產現場的實用方法,讓學員對生產現場管理有全面的認知與理解,掌握如何有效、科學地對生產現場進行有序管理。
訓練
落實
中層管理者職業化訓練
從精細化管理實施的要求出發,訓練中層管理者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掌握目標管理、時間管理、授權管理、下屬培養與激勵以及有效溝通的方法
優秀員工職業化訓練
從精細化管理實施的要求出發,訓練普通員工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掌握目標管理、時間管理、自我管理以及有效溝通的有效方法,更注重對員工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的訓練
新員工職業化訓練
對新入公司的員工(特別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進行職業化訓練,訓練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掌握職業工作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