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與供應商管理課程提綱
第一講、采購管理理念
第二講、建立采購架構與流程
一.基本流程
二.合理采購流程的四個導向;
1)材料特性導向;2)重要性導向;3)采購方式導向;4)功能導向;
3、采購的方法種類;1)采購時間;2)訂約方式;3)價格方式;4)如何計定最佳采購量;
第三講、采購管理的若干要點
1、科學規范采購行為,規避五大風險;
2、明確職責分工與授權審批;
3、做好請購與審批控制;
4、完善采購價格控制;
第四講、供應商的選擇
一.選擇的標準的基本內容;1)選擇的標準;2)選擇的依據;3)自制生產部件產品的依據;4)外包、外委、外協、外供產品部件的依據;5)供應商選擇的分析;6)供應商的種類;
二.按供應商的規模和經營品種分類
三.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五種:
1) 短期目標型;2) 長期目標型;3) 滲透型;4) 聯盟型;5) 縱向集成型
四.顧客的責任和義務
①提供產品設計與技術規范;②提供產品檢驗標準;③按合同按時支付貨款; ④提供相關技術培訓與資格認證;
五.供應商的責任和義務
①接受顧客的技術、質量審核;②接受顧客的技術培訓與技術規范;③按合同要求提供產品; ④接受顧客的業績管理與考核; ⑤接受顧客指定的二級供應商;
六.供應商的選擇步驟:
1) 分析市場競爭環境; 2) 建立供應商選擇的目標;3) 建立供應商評選標準; 4) 建立供應商評選小組;5) 供應商參與; 6) 評選供應商; 7) 實施供應鏈合作關系
七.供應商選擇的方法
1) 直觀判斷法;2) 評分法;3) 采購成本比較法;4) 招標采購; 5) 協商選擇方法;
八.好供應商具備六方面特質:
1)優秀的領導人;2)高素質的干部;3)穩定的員工;4)良好的設備;5)嫻熟的技術;6)完善的制度;
第五講、供應商的管理
一.產品設計與生產的確認:1)確定產品和開發項目; 2)產品的設計與開發;3)過程的設計與開發;批準產品生產控制計劃,進行試生產、試供貨;
4)產品和過程的確認; ①批準質量檢驗規范,必要時派出質檢員;②對產品的材料、包裝、供應商進行確認;5)簽定供貨合同,批準批量供貨
二.對供應商的評審管理:
1)質量體系;2)合同審查;3)設計控制;4)文件控制;5)產品標識及標簽;6)工序控制;7)檢查與檢測;8)搬運、貯存、包裝、交付的控制;9)質量記錄;10)售后服務。
三.評審的4大系統內容;4、新供應商的評核和開發流程步驟;5、供應商評估項目和控制要點;6、送貨方式選擇的原則:7、供應商的績效考核;8、防止供應商控制的方法;9、控制供應商的方法;
第六講、供應商的控制
1、供應商績效管理的目的;
2、供應商績效管理的基本原則;
3、供應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4、供貨質量的控制;
5、對供應商的技術控制;
6、交付控制;
7、對供應商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