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鄉伴文旅創始人朱勝萱,在2013年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概念,對照各大城市中的“城市綜合體”模式,在鄉村地帶,鄉伴文旅提出“田園綜合體”概念的探索:它是以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景觀為核心組織要素,多產業多功能有機結合的空間實體,其核心價值是滿足人回歸鄉土的需求,讓城市人流、知識流反哺鄉村,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第一個“田園綜合體”在無錫陽山正式落地實踐。項目的成功引起了一連串影響,中央在經過實地考察之后,2017年,“田園綜合體”這個名詞正式被寫入中央1號文件并被大眾所熟知。繼“田園綜合體”之后,鄉伴文旅又在江浙兩地進行了“理想村”與文創的探索之路。在歷時近一年時間后,多個新鄉村開始正式走入我們的視線。
山坡隱入白霧,人群匯于星海,所有的創業者都是造夢家,而田園,作為一種最貼近烏托邦的陣地,一直被理想家們趨之若鶩,但實現一個夢想遠不如讓一群人實現夢想來的更有意義。如何能真正改變鄉村,讓美好延續,才是我們要一起探索的課題。
三天兩夜,四個鄉村,數種玩兒法,悄然呈現。6月28日-30日,由鄉創學院組織的首期鄉村開發模式考察團在蘇州樹山原舍云泉拉開帷幕,考察團分別考察訪問了鄉伴蘇州樹山、鄉伴計家墩、鄉伴祝甸、鄉伴昆山綠樂園4個鄉建項目。
如何打造鄉村品牌形成聚焦?如何盤活閑置物業最大化利用資源?如何營造全新生態改變鄉村面貌?4個各有特色的鄉村開發項目揭開了鄉村開發的多種模式與方法。
樹山|活起來的文創鄉村
活起來,是貫穿整個樹山改造的核心理念,也是鄉村建設的核心問題,樹山用文創,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迅速打造了一個活起來的樹山,成為了一個用文化喚醒鄉村最好的樣板。
在鄉伴文創聯合創始人溫婷的帶領下,林老師首先帶來大家參觀了原舍·云泉的改造項目,其前身是國企經營的溫泉酒店樹山云泉酒店,在鄉村開發的浪潮下,鄉伴文旅與當地政府、企業攜手合作,將云泉改建為有特色的民宿——原舍·云泉。原舍·云泉并非單純的空間改造,更多的是通過一個民宿空間去創造鄉村產業發展的后續推動力,并一如既往地承載著在地村落的文化內涵。
原舍·云泉花房)
一只在村民院墻邊發現的殘破獸頭石雕,如何華麗轉身,變成了樹山村的吉祥物?這只名為“樹山守”的小獸,如何引爆了鄉村旅游和媒體熱議?文創真的可以改變一個鄉村嗎?通過溫婷的講解,你會發現樹山就勢這一切奇跡的創造者。如今,環繞著原舍·云泉,以樹山在地文化為核心,以文創業態為主要形式,一條文創產品商業街落戶于此。在這里,由鄉伴和協同創新中心聯合發起,聯合蘇州科技大學的樹山“小騷年”文創激活鄉村計劃,推出國內獨創的 “樹山守”全系列鄉村文創產品,實現了鄉村文旅周邊產品的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