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政治與社會學院“問道政社”第25講“問社會之道:社會治理創新與社會工作的發展”在倉前校區報告廳拉開帷幕。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王思斌教授應邀擔任主講嘉賓,政社學院院長朱俊瑞擔任現場點評,社會工作系全體研究生、本科生出席報告會。
報告會上,王思斌教授向師生們闡述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社會轉型給社會管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解釋了我國自十六屆六中全會以來面臨的經濟、社會、思想等方面的深刻變化及社會轉型帶來的城鄉二元結構治理等方面的挑戰。二是經濟發展常態的機遇與風險,詳述了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如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三是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闡述如何通過社會參與實現“警察型秩序國家”向“警戒型秩序國家”轉化的問題。四是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著力點,指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強調改變經濟發展模式,摒除“唯GDP論”,實現科學發展。這四個主題當中,尤以第四點內容與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論社會之道,則以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為重。強調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及管理型社會向治理型社會轉變都需要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的參與。為此國家提出“三社聯動”,推動社區、社工、社會組織的合作、協商發展,構建創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
整場報告,王思斌教授以其豐富的社會學知識及幽默風趣的講課風格為全體師生上了一堂社會之課,使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對社會的發展及社會工作的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社會發展需要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的參與也將促進“治理型社會”的實現。“問社會之道”,既是問國家、民族發展之道,也是問個人發展之道,尤其是對于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巨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