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的根本目的是人人享受智能生活、人類個性充分滿足、人人自由全面發展、人人成為自然一員。”近日,國務院參事、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在在中國儲能創新與技術峰會上就“能源互聯網”發表重要講話。 對于未來如何定義能源互聯網,徐錠明認為,能源互聯網要具有橫向多種能源互補;縱向能網荷儲協調;能源信息兩流同步;數據管理處處實現;人機對話事事智能;終端電能不斷擴大;再生替代普遍適用;能源生態生生不息的涵義。
同時,徐錠明還指出,能源互聯網還要具備五大特征:第一,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要消滅煤炭,消滅石油,從容迎接后煤炭時代到來。第二是分布式特征,每個微型能源電網,能源網絡構成能源互聯網的節點。第三是互聯將分布式發電裝置、儲能裝置和負載裝置的能源聯絡聯合起來。第四開放性特征,對等、平等、能源信息雙向流動,能源共享網絡,發電裝置,儲能裝置和負載裝置能夠即插即用。第五個智能化特征,互聯網能源的生產、傳輸、消費無處不是智能,萬物互聯網,無處不智能。
“能源互聯網是為人們服務的,所以能源互聯網根本目的是,人人享受智能生活、人類個性充分滿足、人人自由全面發展、人人成為自然一員。”徐錠明說,能源互聯網的用戶是人,我想要什么能源你就給我什么能源,不是你電網和電廠所控制的,要因人制宜,各盡其用,因需制宜,各得其所,因地制宜,多元開發。
他認為,能源互聯網要多能相互補,能源綜合配,要解決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協調不匹配的問題,最后達到這樣的目的就是能源互聯網。
本次會議在深圳圣廷苑酒店舉行,為期兩日,主要圍繞儲能市場、新興儲能技術、分布式光伏發電、智能微電網及電動車充電樁等話題,探討“如何在能源互聯網時代布局中國儲能市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