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網絡營銷方案策劃_駱海濱到現在還經常會被企業學員問道——我們到底為什么要創新,又該如何從哪些方面入手去創意和創新?這確實是個很少人去觸及和深研的問題。大多數的時候,商家們都是被現象牽引著混沌的往前走,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也就是說,太多是商業為了創新而創新,因為表象吸引而創新,回過頭來看發現做了太多無用功。
創新,為什么?TA又是個什么?商業創新洞察_網絡推廣策劃_駱海濱歷經10多年的深刻洞察與思維自省,自己還真有那么一兩年時間在獨立思考過——為什么要創新?
后來,從哲學思辨的意識去深究社會、人生與商業的一切,之所以一直要創新,那是因為——世界與社會的運作規律就是“一切時刻都在變化著”,而人類的生活與工作規律卻“一直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的進行著”,并且,同時我們時刻又對新鮮的事物保持期待與好奇。所以,這三者對立,毫無疑問就會形成了潛在的心理糾纏和需求的沖突。
但是,創新TA又是個什么呢?在商言商,所有的商業運作本質就是競爭。而競爭的源頭就是以上所說的糾纏與沖突。所以,何謂創新,本質就是為了找到新的方法來改變現態從而贏得競爭。咱們商業研究咨詢屆喜歡用專業的詞語定義——創新是個什么?就是打破既有的墨守成規和認知框架,利用新的排列組合方法與手段來“創造新價值”!
可是,創造新價值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名詞,當我們商家面對產品、項目和市場營銷的時候,該如何去找到創新思維的入口呢?這是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商家都時刻直面的難題。
是故,定義何謂『創新』其實不那么重要了,只要明白——因為,《常態與變化形成了沖突》,因為商業競爭《基于沖突的現象》,進而需要《新的變化》去《創造新的價值》。所以,你的創新更應該聚焦的是——我們改從哪些維度去洞見變化與創造的可能性?
今天,網絡營銷推廣策略策劃_駱海濱就以自己的洞察力與一己之見來說說——商業創新,我們只要把握以下七個維度思維入口,基本能發現機會和創造新價值。
(一)、創造了一種新產品,或者給某一種老產品賦予了新特色
這是到目前為止,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產業幾乎都在做——產品創新。可是,卻大都陷入了這一個點去做創新,以至于商業的競爭愈發艱困和沒信心。
在這個維度做創新,最關鍵的是人才的吸納,但也是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最高的。因為,研發必須要科技型人才,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試錯。一句話總結,基于產品去發現創新點,都已經十分困難了,更別說你的產品研發出來是否能打開市場。
(二)、是使用了新的生產方法或制作工藝
新的生產方法和制作工藝,可以降低企業的產出成本,同時也會相應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這一維度上做創新,幾乎同上大都是依托技術性的創新。比如區塊鏈應用到工業化、應用到金融產業、應用到物流行業…而不利用技術性變革做生產方法和工藝的創新,其實也都是案例可尋的。
比如美國有一間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增長率為10~20%,大家雀躍萬分。不過業績進入第十一年開始每況愈下,到第十二年時開始出現遞減的趨勢。
于是,通過會議中一名新晉的年輕市場經理提議將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mm,于是帶第十四年該公司的營業額遞增到了32%。這,就是因為你改變了生產方式,不僅突破了瓶頸,而且收益發生逆轉和遞增。
(三)、是開辟建立了一個新的消費市場
這可以是地理上的市場,也可以是人情上的市場。比如某個餐廳本來是提供早飯、晚飯的,后來又能提供夜宵,接著可以提供下午茶,如此一來全時段經營就開辟了新的市場。
再比如腦白金、王老吉沒在產品商做技術性的創新卻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消費市場;而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等,是利用技術技術微創新來開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消費市場。這其實也是我們常常說的——做競爭位移。這只是開辟新市場的一種手段和途徑。
但是,在這個維度上做創新,是可以基于所以的創新來開辟的,關鍵是思維意識和發現需求點。
(四)、是開發一種新的原料或者是一個新的特質
比如現在我們講YY這個音頻產品的時候,實際上它已經是一種新的原料,同時也是老產品的一個新的特質。
再比如微博、微信這些互聯網產品,其實都是基于互聯網做新的特性,原型不過是QQ和短信之類的產品,在此之上做了新的特性塑造,讓更多的人更大維度的實現交互和信息分享,甚至包括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屬于這個維度的創新。
(五)、是實現了一種新的組合,來建立或打破一種壟斷
有一本書,書名叫《從0到1》,這本書里面就是這么說——只有壟斷才有利潤。比如當你拿到一本書的圖書版權,這個壟斷只是很小很小,你要想如何實現更多的壟斷,必須要有準入門檻。比如技術的,比如體量的,比如資金的,比如用戶體量的、比如資本運作帶來的杠桿效應……
壟斷的創新,更多的是在意識思維層面,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你要做多大的舞臺、你擁有哪些可利用資源和資本支撐。微信壟斷了強關系、弱關系的社交應用,而微博壟斷了卻壟斷了泛化互動社交的應用……
壟斷性的創新,很難,這不只是在市場消費的層面去思考和創新,而更多是在市場運作、模式運作和資本運作的層面去打江山,而非產品競爭思考維度的干一仗。
(六)、是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在這個維度的詞性,其實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不久前幾天發的個人博客文章——《【商業模式創新】不從思考維度上做轉換,創新商業模式都玩完 》。關于商業模式的創新,其主旨是通過解決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創造從而解決主顧之間的粘性問題,把企業真正的機制公有化、價值共享化,讓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其中。
商業模式核心就是解決三大核心問題,一是給利益相關者的直接好處是什么?相互的作用力是什么?二是傳播裂變的問題,如何解決讓你的模式有更多人知道、參與到體驗之后離不開它;三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如何解決利益的分配讓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全心全意的參與,并鐘情于此事,或樂于此事。
(七)、是商業互聯網化的創新意識
這最后一個維度的創新,是因為到了這個幾乎扁、開放和全球經濟化的互聯網世代,企業要有“互聯網化”或“+互聯網”的創新思維。企業應該有互聯網化的思維轉型,但不是單純把業務搬到網上去,這是一種幼稚的想法。互聯網對傳統企業造成的沖擊,不僅僅是渠道轉移,而是從本質上的大轉型,觀念上以及系統思維上,實現從產品維度創新、技術迭代、傳播模式、人才結構、資本模式等方面進行再造與重塑。在互聯網化的意義上看企業,中國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過氣的老板。
沒有這七個商業創新的思考維度,你多半都是無用功的創想!網絡推廣SEO技術策略創新_駱海濱結語:
商業的創新,解決的是競爭力,本質還是解決本行業還沒實現和被滿足的穩定性的需求,也就是要找準行業的痛點是什么,行業的機會點是什么行業可以交叉的?如何解決痛點和利用機會點的產生價值。
創新力與商業之間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一種效應,但目前為止眾多的企業(特別是傳統企業和大型企業)很難去深入理解和管理創新。理由很簡單:世界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科技的創新其帶來的副作用則使既有的競爭優勢變得愈發短暫。處于當今動蕩且復雜的商業環境中,聰明的企業都知道,如果它們不能實現創新——包括產品、服務創新和體系、程序創新,那它們將會輸給競爭對手。這就是企業將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構建體系、結構和程序上以確保源源不斷的創新的原因。
通過以上七個維度去優化企業,我們會發現,沒有傳統的行業,也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和過期的經驗與認知。因為行業不分傳統與否,只有在思想維度和經營模式上有所差別,所以商家企業們總是口口聲聲的創新,但如果你離開了以上七個思考維度的創新意識,毫無疑問你的商業創新洞察將會非常乏力。
你們的思想、洞見、認知與思考,在這商業創新的七個維度中嗎?你不知道和缺少的又是哪個呢?是完全沒有這個意識?還是沒有這么寬泛的洞見?當然,在這七個維度之外,也許有人會說——消費習慣的創新,跨界合作的創新等等,但一定還是逃不出我今天說的這七個思考維度。其他七七八八的都是噱頭、概念和造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