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_網絡營銷推廣方案方法_駱海濱說《為什么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都失敗了?》今天這篇文章并無肯定性遍指,只是自我從事商業營銷咨詢的工作以來接觸到了許許多多的傳統企業,走得多了,自然見得也多了,感慨與自省也肯定不少的。所以,想謝謝我見到的、碰到的、經手的一些傳統企業是如何認知互聯網的,是怎樣轉型互聯網化的。
自從電商、微博、微信、微商和各種自媒體以及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后,7年左右的光景各種傳統實業幾乎都在頂著一朵烏云在過日子。一方面是制造的衰敗,一頭是商業互聯網化的兇猛,逼得很多傳統商家都紛紛扒響了「轉型互聯網」的算盤。
然而,真正成功轉型和精進運行的也確實有那么一些,但90%以上的要不是半途而廢,要不就是把自己玩死了。深度的接觸過后,讓6年來B2B網絡營銷推廣策劃的我,感覺到大家都是一種四面楚歌的無力感。隨著一切成本的增加,而現量入口的大幅縮小,再放眼望著四面八方互聯網凱歌奏響,于是很大一部分的傳統企業在恐慌的五味雜陳中茫然的投身入網。
站在行業之外看企業,立足市場之上看商家,真的是應了不知道誰說的那句名言:成功的能力各有不同,但失敗足跡卻如此雷同。深圳網絡營銷推廣技巧方法方案策劃_駱海濱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對這幾年時間之內的所聞所見,自我主張的簡要總結下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的非與錯。
A、傳統制造的業態病
B2B網絡推廣營銷實戰》駱海濱為什么在這里說制造的業態病?說白了,還是那個需求大于供給的市場紅利時期落下的病根。一切都是流程制造的按部就班,一切都是老板一言堂的企業治理,勤勞與規矩就是人才,訂單與產量就是優秀的代名詞。可是在外部世界那不知不覺的變化中,這一套已經成為了一種無意識的慣性病。
面對IT科技以及互聯網公司的異軍突起,讓整個商業與市場的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些勇敢一點的傳統企業都是帶著這種業態病投身到互聯網化大潮之中,匆忙的讓組織和員工在網上學習了幾天之后,開始制定計劃、建立制度,找行政部聯系建站公司拿模板做個官網,人力資源部的小妹在淘寶弄個店鋪,讓前臺文員開個微博、微信。
一眾制造式部隊在撲騰與雀躍之后突然發現:企業官網除了自己人打開看看從來沒有外來人的足跡;淘寶店鋪整的花里胡哨沒聽到阿里旺旺響過一次,微博微信抄了不少行業知識發布之后閱讀率是是0….幾個月下來整個組織全都懵了。TA們怎么都想不通互聯網怎么會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呢?
殊不知,互聯網的屬性與網絡商業化的行情其實跟原來的業態運作是完全不搭調的,傳統業是現量的流程化攫取,互聯網,是思維顛覆式的人文創新。一個是抱著米缸在努力扒挖,一個是破缸而出向外拓展裂變。象這種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困境,與其說是因為外部環境的挑戰,還不如說是自己的業態意識病得太深沉。
這寫并不是個例,而是近乎90%的通病。他們在一次次的美好的流程、制度和戰術思維的織網之后,最終讓自己陷入了業態意識戰略的困境之網,越是噗通掙扎,網子勒的越緊。到現在才發現:咦…?那些沒有轉型互聯網的傳統企業怎么活的好像比自己還好?
然而,TA們現在看似平穩、波瀾不驚的「好」,其實還是因為制造業態意識病的麻痹,讓自己對于現狀和未來、現量和變量的判斷完全是摸不著北,完全意識不到這是另一種的慢性病,久病沉疴之后恐怕就是無力回天了。
B、老板聽課的上癮癥
網絡營銷方案_網絡推廣方法》駱海濱說的這第二種病癥,其實很多傳統企業老板在能靜下來的時候心里都清楚的很。許多的企業老板在幾番不著門道的折騰之后沒見著效果和收益時,一聽到《互聯網思維課程》的風吹草動,立刻就象打了嗎啡針一樣興奮無比,支付昂貴的學費時都不帶眨眼的。
于是乎,到了課堂當聽到某位大師的那些無限開放、瞎拼硬湊的互聯網思維模式之后,那家伙,那熱血,那蕩漾,那沸騰得不行不行的了,再于是乎,腦袋一拍豪擲萬金又參加了下一個進階課程——《O2O創新商業模式》。學完那些自我邏輯美化的大課之后,回到公司仍舊是感到一籌莫展,自己一幫內部業態組織整天的討論過來、研究過去還是不知從何下手。老板突然靈光乍現、瞬間頓悟,覺得自己還是學得不夠深,應該是還沒畢業就輟學了,降龍十八掌的功夫肯定在最高級的課程班。當打聽到哪兒有個什么《教練式全網營銷》的大課之后,立馬一路蹦跶著歡欣的去了三天兩夜的封閉式課堂,那感覺就好像是入了少先隊戴了紅領巾一樣,光榮死了…
我自己就親見了一個友商,自己連一個新媒體人員都沒有老板就興沖沖的去了,第一天就激動得半夜給專職的SEM專員發微信說:“我們要做好新媒體營銷、要做網絡社會化營銷,我們要向微商精神學習…這個真是高級啊“。三天兩夜的課程結束后,對著一幫線下業務員和人力資源部的帥哥美女們說——「我們要全員營銷,我們要玩好新媒體的雙微(微博、微信),我們要象微商團隊那樣發展自己的行業群,別告訴我你不行,我只要結果」……
殊不知,自己一家重工型的B2B第三方服務業,大家都在傳統的渠道發生業務和拓展創新,誰還跟你玩雙微呀?結果,自己員工都有日常既定的工作軌道,大家也都弄不懂新媒體到底如何玩,一個月下來,連老板自己都偃旗息鼓了,開會時還在不停的問大家:我們怎么就玩不起新媒體社會化營銷呢?
C、不見兔子不撒鷹
網絡營銷方案策劃_駱海濱在與幾個茶葉企業的大客戶深度溝通中了解到,TA們因為行市不景氣連給員工原本既有的免費午餐都給取消了,卻舍得那近100萬的資金買了一個AAP的開源程序系統來做自己的移動互聯網平臺,說是要打造產業鏈和O2O互聯網。然而大半年之后再見時,卻對著我說:你們不是有品牌與營銷策劃團隊嗎?經常要接觸很多的企業和老板,幫我打聽打聽看看這個APP怎么快點賣給別人,這樣搞不得,我們完全摸不著毛啊…
說實話,象這種不明就里的“跨越式”轉型發展的傳統企業,比比皆是啊。有的進入電商銷售平臺、有的直接大搞B2B營銷推廣,有的搭建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移動商城......可是因為前期的人才、資源、能力和持續力都非常的薄弱,一旦遇到挫折后就立刻縮手回來,深怕兜里僅有的那點資金都被折騰沒了,于是變得比任何人都警覺和保守,不愿意再花那些必要的時間成本和沉沒資金成本來做持續性的規劃發展。
甚至,遇到一個做過純凈水O2O的老板說:去TMD互聯網,瞎扯淡的O2O,都是忽悠、全都是騙局。無論我們跟他怎么剖析商業本質和分析互聯網玩法的優化與配置,TA開口閉口都是在說:「沒用的,那都是沒用的,還是實干興邦啊…」。其實后來我們才了解到,他其實就是自己一個人胡亂操作了一個多月「二次開發的微信公眾號」之后,沒有幾個毛粉絲,也沒成交幾單,于是就這么恨上了互聯網。
寫到這兒,駱海濱很想說:商業的互聯網化轉型,不是這里不好賣了就馬上去人多的廣場叫賣那么簡單,人見人的銷售你都玩不懂,更別說不見人的互聯網大海之上,你的一套武術體操耍完其實壓根就沒人看到,也沒人有興趣看到。互聯網轉型不是搬攤位的座銷,而是一種信息化的科學營銷與傳播。TA是有技術、有路徑、有堅持、有量化、有人情和有趣味的系統化的工程再建,即便你是個體賣家,都得知道技術性和堅持就是硬道理的殘酷現實。
直白些說:商業互聯網化升級轉型怎么做,認真研究下釣魚高手都做了些什么工作?智慧不再主觀臆斷中,全都在日常生活的歷史里。「發現」之后,要比蠻干要輕松了許多許多……
D、外發外包病
網絡營銷推廣技術實戰_駱海濱說的這第四種病癥,我們估計是大多數傳統企業的做派。有的是承認自己不懂,也不想懂也沒有這些人才,既然互聯網做商業玩得那么火爆,索性把自己的產品和業務外包給那些專業代運營機構和平臺運作就好,省心、省力又省事兒。
另外有一些企業覺得意識思維創新咱們不會、搭建互聯網團隊太慢、產出與收益的周期太長、打造系統化建設的成本太高,還不如外發給專業的網絡營銷公司代推廣、代運營、代銷售、代客服就好。自己折騰不了、也折騰不起,也怕別人看笑話……
至于外包代運營到底好不好?對于企業的互聯網轉型發展是利還是弊?這么說吧:自家孩子交給別人養,會好嗎?養的不好,損失肯定都是你自己的,養好了,孩子還是不是你的就不那么好說了。再者,代運營機構TA只代理你一家嗎?TA們了解你的產品、技術、文化、品牌等等細節又有多少呢? TA們既然是職業的代運營公司一定會代理很多很多的產品和商家,有那么大的意愿和精力來照顧好你一家嗎?
記得2016年在深圳龍華,公安部門就查封了一層辦公樓的代運營公司,逮捕了好些人,自然,最后的爛攤子還是得企業自身去擦屁股收拾了。至于收益、成本和虧盈其實都是冷暖自知的。其實真正令人可惜的,包裝盒廠家駱海濱覺得還是時間成本,代運營失敗,意味著你要么重頭再來,要么躲的遠遠的。
E、模式與平臺綜合癥
文章寫到這里,我自己都覺得太過冗長了。一句話說明:太多的傳統企業,被現象迷惑之后,不考慮自身的環境、團隊、資源、資金、人才和創新智慧,被那些逃出生天的成功案例所迷醉,一見人就談:我們要搞個自己的平臺,再慢慢壟斷這個行業;也有些人一見到什么洗車O2O、上門美甲、水果營行、云聯惠、小黑裙、共享單車等等之類的創新模式,就好高騖遠、立馬瘋魔,整天想著馬上可以圈到一大筆錢,馬上就會有巨頭來收購……
我們也還聽說了一家深圳的電氣行業實業公司,自己的變壓器一年都賣不了幾臺,互聯網運營團隊也就兩三個毛人,就整天的沉迷在打造行業大平臺的大夢中,一天到晚把微信公眾號加粉絲當做天大的正事(其實那幾千粉絲都是日常個體者,與行業供需和工業電氣消費有個毛線的關系啊?),據說正意欲拜訪各路商業模式大咖來幫自己策劃產業整合創新的商業模式......唉,還是不說了吧。用第三者的視角放眼望去,你可能在轉角處就會遇見這樣一個唾沫橫飛的臆想家。
B2B網絡營銷推廣》駱海濱今天粗淺的拿現象來說說:為什么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都失敗了?其實這是一個篇幅寫不盡的普遍現實。誠然,在這個經濟增長速度正在下滑,人工成本、資本價格、資金成本日趨剛性的時代,傳統企業們一方面因為經濟的疲軟,另一方因為創新人才的匱乏,加上業態意識思維的沉疴頑疾,面對前有狼、后有虎的兩難境地,企業正在飽受利潤率越擠壓越疼痛的煎熬,這的確是個不爭的現實與難題。
所以,鑒于以上所講的那些瑣碎與是非,企業網絡營銷推廣策劃_駱海濱深以為然: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升級,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剔除自己那陳舊的業態意識和思維模式。其次還要敢于摘掉經濟紅利時期被帶上的光環,去深刻洞察商業的本質、發現新一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廣納賢才,組織職業化的團隊,用時間去沉淀,用實操去試錯,帶著敬畏的心精進前行,才是陽光大道。
當然,這其中的過程肯定是苦澀和痛楚的,但是,你愿意或者不愿意都必須得去行、去做。因為,「變化」才是這個世界的唯一不變,改變,才是應對一切變化的至真法寶。
為什么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都失敗了?駱海濱結語:主觀臆斷的歸自嗨,動手可行的歸現實。互聯網本身與互聯網商業化到底是個什么?互聯網化的轉型升級到底什么是本什么是真?這里有些相關閱讀,雖不是實操技法,但都是一些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