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作業,企業現場改善的基石
------精益生產之標準作業推行實務
(課程結構圖)
【課程背景】
21世紀,全球企業在相互激烈的競爭中進入微利時代。“精益生產”在幾十年實踐中得以成熟并完善,成為企業贏取市場的“殺手锏”,是中國企業面臨全球化競爭的必修之課。
標準作業、自主保全和加工點管理被稱作“豐田三本柱”,其管理的對象分別對應人、設備和產品,是整個精益生產中最核心的內容,而標準作業更是“豐田三本柱”中最為重要的內容,良好的標準作業對于現場七大任務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實施精益生產,應該標準作業先行。
企業進行改善,首先要有建立一個基準,標準作業是企業改善的基石。同時,標準作業又能有效的固化改善的效果,使優秀的改善能夠真正的“傳承”下去。
【課程對象】
企業的生產總監、廠長、制造部經理、現場主管、班組長等。
【培訓時間】 2天
【課程大綱】
前言 背景介紹
第一章、標準作業概述
1.標準作業的定義、目的
2.標準作業三要素
3.標準作業的前提
4.標準作業的三種類型
5.標準作業與現場七大任務的關系
第二章 標準工時的制定
1.標準工時的基礎概念
2.馬表測時法的步驟和技巧
3.寬放的設定和賦予
4.標準工時數據庫的管理
5.案例練習
第三章 標準作業賬票
1.作業要領書的編制與應用
2.工序能力表的編制與應用
3.標準作業票的編制與應用
4.山積圖的編制與應用
5.標準作業組合票的編制與應用
6.案例練習
第四章、作業觀察與七大浪費
1.作業觀察的定義
2.開展作業觀察的目的
3.如何快速記住現場七大浪費
4.作業觀察的七個著眼點
5.開展作業觀察的流程
6.案例練習
第五章 作業改善
1.什么是問題?
2.改善的方法與技巧
3.作業觀察后如何進行作業改善
4.改善事例發表會
5.案例練習
第六章 人才育成
1.對“傳承”的理解
2.OJD介紹
3.新工人培訓
4.多能工培訓
總結
1.標準作業是改善的基礎,沒有標準作業,就談不上改善;
2.改善需要標準化,否則改善效果無法維持;
3.改善無止境,要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