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
近視率的升高對國家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其一、青少年高近視率將對視力要求較高的軍事、航天、精密制造業等行業帶來一定負面影響,直接威脅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國家安全。其二、視力缺陷將對國家和個人帶來巨大經濟負擔。調查顯示,中國有3.2億視力有缺陷的勞動力,每年將導致5600億元經濟損失,高于北美和歐洲。其三、近視作為疾病狀態,其發生和危害不可逆轉,輕則影響正常生活,重則引起視覺疾病,如嚴重近視導致的近視性黃斑病變、視力障礙、白內障、視網膜脫落等。高度近視也是視力致盲的第一病因。其四、多項研究證實高度近視存在一定遺傳傾向,對我國出生人口質量將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不僅危害當代人口素質,還殃及子孫后代。
近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疾病,真正做到治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如何“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地區近視發病率是多少、患病率是多少?如何實現“6歲以下從10%降到3%,小學生從50%降到38%,初中生從70%降到60%,高中生從80%降到70%”的目標? 首先,最重要的是把本底數據和基線摸清楚,現有的數據是總體的評估結果,落實到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其情況各不相同。因此獲取本底數據,研究和探索區域防控模式顯得尤為關鍵。其次是充分認識到近視與家校社的明確相關性,形成家校社協同發展。學校是近視防控的前沿陣地;社區是近視防控的瞭望塔;家庭是近視防控的主戰場;家長是近視防控的主抓手;學生是近視防控的主源頭。再次是強化群體化干預促使學校近視率整體性逐年下降、個性化干預保障家長有的放矢、教室合格光源照明管控環境因素。
我國近視眼發病的特點有三個:小、深、高。幼兒園里五六歲的小孩就有近視眼了,發病年齡越來越小。深度近視者的比例在增加。近視眼患病率居高不下,醫學院校近視眼的發病率已經頂到天花板了。近視眼已經成了影響千家萬戶、國家關心的事情,亟待全民行動、國家治理。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是體現國家意志的政治問題、事關民族復興和國家前途的重大問題、關系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民心問題,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打好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攻堅戰,給黨和人民群眾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