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溫暖的陽光將義烏市國際博覽中心打扮得栩栩如生。13時30分,藍帽守護公益團隊的一行人,在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公益護眼聯盟西南聯絡處負責人程銓帶領下,參加完公益護眼大會暨全國校園近視防控公益論壇上午的活動,來到了義烏市江東第一小學觀摩學習。
義烏不僅是小商品之都,更以“買全球,賣全球”的世界超市聞名于世。義烏還在兒童青少年科學防控近視的事業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江東第一小學是其中最優秀的代表,學習江東第一小學先進的經驗,榜樣的力量無窮大。
藍帽守護團隊在校長的引導下,參觀了學校文化長廊和校園,干凈整潔、生機勃勃,在校門口、樓道邊、禮堂入口處小小禮儀隊員,身著校服整齊列隊,胸前飄著的紅領巾在太陽光照耀下十分醒目,他們微笑、做出請的姿勢歡迎遠到而來的客人。
校長介紹說,本校不僅教會孩子們文化知識,還十分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開展了創建文明校園系列活動,公益小天使在行動、通過開展公益文化節,種下良善,溫暖世界公益活動,在廣大幼小的心靈種下了公益的種子。
校長邊走邊講解道,每逢開學“近視”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孩子們會發現,身邊有的同學新戴上了“小眼鏡”,有的同學“小眼鏡”又變厚了。江東一小高度重視,開展一系列“愛眼護眼防近視”活動,守護“未來之光”。
為了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用眼、科學用眼的習慣,體育教師、班主任首先從做好眼保健操,規范好每一個動作入手。開展了有趣的眼保健操比賽。既培養了學生科學防控近視的方法,又增強了自覺護眼亮眼的良好習慣效果顯著。
與會嘉賓來到三年級教室的窗外,正好趕上了學生集體做眼保健操,同學們個個都十分投入,動作準確而規范。校長說,孩子們十分重視保護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80%的信息都需要從眼睛攝入,這一點得到了普遍認同,當然這也離不開老師日復一日的耐心指導和糾正,取得這樣的成果更離不開學生每日的練習點滴積累。
為營造優良環境,提高教室光源照度合格率,校長道出了“秘方”。學校由他牽頭,在教育部裝備與研究中心的幫助下,測試了光源、按要求合格標準改造了光源基礎設施,對各教室燈光進行檢測、調節,并根據學生的身高變化對桌椅高度、課桌到黑板的距離進行調整,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合格。
在學校多功能廳,中國校園健康行動“護眼科普志愿者”駱玉芳帶來了一堂《探索眼睛奧秘,科學防控近視》公益護眼科普課。駱老師通過講解一張張通俗易懂的PPT圖片、動手摸一摸、圖像與視頻相結合、課間有趣的提問等多種方式,讓孩子們親身體會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同學們齊聲朗讀愛眼護眼歌曲“我是祖國小綠苗、愛眼護眼要記牢......”
公益志愿者講解《探索眼睛奧秘
科學防控近視》公開課,為藍帽守護志愿者開展公益活動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藍帽守護公益志愿者團隊參加了由中國校園健康行動護眼亮眼工程執行主任、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項目三處副處長劉康苗博士組織的座談會。就西南地區公益護眼聯盟工作站堅持“不花家庭一分錢,切實幫助校園降低近視率”,開展好校園公益試點工作進行了交流,計劃組織、工作執行、檢查追蹤、效果評測環節等進行了闡述,對具體實施方案進行了詳解。
健康的光源十分重要,藍帽守護團隊集體參觀四年級二班光源改造教室,在強化學生用眼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正確的用眼方法的同時,教室的光源是否合格,也是影響學生眼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江東第一小學實施光源改造項目后,改造前的教室均不合格,改造后教室所有區域的光源照度均勻,視覺舒適感極好、為孩子們提供了強有力的光源視覺保障。
學習義烏市江東第一小學公益活動的實施辦法,來自重慶市彭水實驗中學的蔡校長感慨的說,參加中國公益護眼大會收獲頗豐,不僅找到了本校近視防控的方法和措施,同時也看到了內地與浙江發達地區在開展素質教育、以及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差距,向他們學習的地方太多了,真可謂不虛此行。
程銓在座談會上強調,做好西南地區“三省一市”校園近視防控公益試點學校的建設,我們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在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公益護眼聯盟的直接領導下,藍帽守護公益護眼平臺凝聚大量資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抱團發展,努力在近視防控的征途上大踏步前進。藍帽守護一如既往的以開放、包容、共創、共享的原則融入、支持、推動中國近視防控工作不斷前進,積極學習先進的近視防控方法與措施,努力探索、總結經驗,不斷推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事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