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融達中源導師講故事
盧勤說,她從小心態就很好。對于兒子,她也希望他心態好一點,希望他一生快樂。
盧勤的兒子小時候有點口吃,剛開始很發愁。“那時候工作忙,他跟我說話時,我又翻書又翻本的,結果他就著急,一著急就結結巴巴,我說‘別結巴’,他就更緊張、更結巴了;我說:‘你慢點說’,他就說不出來了。”
后來,盧勤很注意傾聽兒子,忽然發現他是很有智慧的。兒子5歲的時候,盧勤第一次坐飛機回來,他沒有問媽媽飛機什么樣、什么感覺?而是問:“媽媽在天上 看見太陽了嗎?”他說:“我也看見太陽了。老師帶我們出去玩,我看見太陽掉下去了,我真怕他掉到海里淹死,后來看它沒有掉到海里,掉到地上了,我就放心 了。”后來,盧勤把兒子的很多話告訴一個兒童文學作家,作家提醒她把兒子的話記下來。“后來我就搞了一個‘一得集’,專門記兒子說的好多好玩的話。”
盧勤的兒子幼兒園畢業的時候,和另一個小朋友表演相聲,一點都不結巴。中學時他主持全校的聯歡會,大學的時候當過文藝部的副部長,還專門寫小品、導小品、當舞臺監督。“畢業后,他到一個大單位去工作,5年廠慶時,他自編自導自演一個小品,引起了轟動。”
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盧勤的兒子從小興趣廣泛,一年級學二胡,二年級捏泥人,三年級學畫畫兒,到了四五年級又學無線電了。到了中學,他自己報名上軍樂隊了。“我當時就說,上 軍樂隊有什么意思?兒子說:‘你不是知心姐姐嗎,先別表態,看看再說。’后來我去看他訓練,看他站在太陽底下流了好多汗。他說:‘有苦我自己吃,有汗我自 己擦。’我說行,男人有這氣勢我就放心了。結果一吹吹了6年,后來是北京中學生金帆交響樂團的首席大號,吹得很棒。”
“孩子的快樂從哪里來,是從他的事業中、從他的成功中體驗到的。”盧勤說,快樂不是別人給的,要靠自己去創造。要讓孩子從小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情,然后給他機會讓他自己去做。所以家長要放手,不要管得太多。
要懂得享受兒子
盧勤說兒子很會替別人著想,懂得分享。“這是我們大家庭教育的結果。我記得有一年‘六一’,幼兒園搞活動,每個小朋友分兩塊巧克力,他一拿到就跑過來: ‘媽,分你一塊。’我說:‘好!’大口就吃了。旁邊一個媽媽說:‘真羨慕你,你看我兒子一個人吃,瞅都不瞅我。’小孩子就是這樣,你要跟他去分享快樂,不要讓他獨享。”
盧勤說她經常說一句話:“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別太在乎兒子,要在乎他那點愛心。生活方面要‘放養’別‘圈養’,要使用別溺愛’。要用女人的眼光看兒子,信任他、肯定他,兒子肯定就能長成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