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的供給側改革企業改什么
摘要:“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企業改什么怎么改,當前理論界和企業界都還尚未有清晰輪廓,多數僵尸企業還處于觀望等待狀態中。本文緊緊圍繞如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層層剖析,得出只有改變以往主要通過投資、低勞動力成本獲利的慣性思維,在企業開展安全精細化管理才能在此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不被淘汰并可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0 引言
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企業應當改什么
1.1 如何發揮企業的作用
1.2 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1.3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
2 對上述供給側改革本質的三個方面作更進一步的分析
3 探討供給側改革中企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模式
4 推行安全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抓手
4.1 安全精細化管理簡單介紹
4.2 用安全精細化管理方法解決問題舉例
4.3 建立安全精細化管理體系需要完善的九個重要方面
(1)主要負責人積極推動安全精細化
(2)發揮人力資源經理在推行安全精細化過程中的中樞作用
(3)注重安全精細化培訓效果
(4)逐步形成良好的執行力
(5)充分發揮安全管理人員矯正精細化中缺陷的作用
(6)風險分析貫穿安全精細化全過程
(7)杜絕浮躁
(8)注重安全目標管理
(9)用安全文化引領精細化
4.4 開展安全精細化管理需落實的各類措施
(1)通過“安全訓練觀察計劃”、“安全生產責任考核”、“短板管理”、“事故管理”,對部門或人員特別是管理人員實施問責制。
(2)通過強化工藝安全信息,優化工藝操作,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
(3)強化設備完整性與自動化管理水平,消除過程安全事故,實現設備“安穩長滿優”優化運行。
(4)以質量為標點,優化生產、技術、設備部門的協作。
(5)以利潤為標點,優化生產、技術、營銷、財務、設備的協作。
(6)掌握運用激勵手段的技巧,讓員工通過激勵主動參與安全精細化管理。
(7)加強理念、技術、方法的培訓,統一安全精細化管理的思路。
(8)適時評估推行安全精細化各種技術方法的正確性。
(9)建立完善的安全績效測量管理體系,及時兌現安全承包目標。
(10)在詳細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各種精細化方案。各種精細化方案要盡可能予以量化。
(11)對各方面安全精細化的階段性結果進行公示。
(12)每年由安全精細化領導小組評估安全精細化成果,并對下一步計劃作出修訂或補充。
(13)形成階段性的安全精細化成果報告。
(14)培養、發掘擅長安全精細化的優秀人才。
(15)建立合理化建議的暢通通道。對進行安全精細化的不同意見,鼓勵員工用書面的形式反映,一則便于討論、存檔,二則用于書面回復,并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利于安全精細化言論的流行。
(16)在進行獎懲方面,對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宜用少獎多罰的政策;對基層人員宜采取少罰多獎的辦法。
(17)風險分析貫穿生產經營各環節,如操作、裝卸車、變更、項目決策等方面。
(18)在員工中廣泛開展查隱患活動。
(19)向員工征集安全精細化管理的意見和合理化建議。
(20)組織員工討論,形成企業安全精細化管理階段性的安全價值觀。
(21)將“5S”理論、“鞍鋼憲法”精神、“責任關懷”宗旨進行柔和、提煉,形成本公司安全精細化的體系框架。
4.5 開展安全精細化管理的效果
4.5.1 能夠形成最先進安全文化的特點
4.5.2 能夠培育各方面的“工匠”
4.5.3 能夠形成最具活力的經濟特征
4.5.4 能夠形成最先進企業的基本特征
5 實施安全精細化管理需要掌握科學理論的人才推動
5.1 人才的定義
5.2
企業人才狀況對安全精細化的適應性分析
5.3 《安全模糊性辨晰理論》主要內容介紹
6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