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BAT等大公司陸續公布其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至少騰訊和阿里是越發強大了。每季度一百多億的純利,除了感嘆他們掙錢比印錢快以外,對其他行業的沖擊也越發強烈了。這直接增加后來創業者的成功難度,或者不久的將來,除IPO以外,被BAT收購也是一個不錯的退路。
一、創業方向繞不開BAT
百度、阿里、騰訊已經可以看成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繞不過去的三座大山了。雖然比喻可能不恰當,但在中國互聯網創業這條路上,你想繞過他們還真不容易。
我們可以掰著手指頭數一數,電商、視頻、搜索、外賣只要能數得出來的行業,背后基本都站著BAT,雖說像滴滴這種,能讓BAT同時站在背后的公司并不多,但有一家站在背后,這是必須的。
除了以上這些領域外,BAT也在自己布局的領域內有更長遠的投入,比如文娛產業、游戲、媒體等。
可能有的創業者說了,我的身后并沒有站著BAT其中任何一家呀!!
好吧,那是因為你的體量還不夠大,并不能引起BAT其中任何一家的重視,當你發展到行業前列的時候就會發現,BAT就站在那里,給你錢。要么你拿他們錢,賣身于他們,要么他們把錢給你的競爭對手,花錢燒死你。早期死在滴滴手里的競爭對手,不就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么?
二、VC日子也難過
最近一段時間,坤鵬論和幾個做晚期VC和PE的朋友聊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觀點:
BAT讓他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BAT相關人員和他們開玩笑,說他們可以去投早期嘛。
對于創業者來說,投資人是很高大上的一種存在,他們手握重金,言談舉止間指點江山。事實上并不是這樣,他們有的資源僅僅就是錢,而他們的錢也不是自己的,是LP的,他們要對LP負責,LP之所以把錢給VC,是需要將錢增值的。所以盈利是他們的硬指標。
但BAT不一樣,很多時候為了戰略布局,他們是可以不盈利的。并且這種不盈利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長到所有VC都接受不了,而且BAT背后強大的資源也可以幫助創業者快速成長。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創業者,你會選擇拿誰的錢呢?
BAT公司超強的盈利能力為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這種資金規模是任何VC都無法相提并論的。所以最近幾年最活躍的投資公司已經不是傳統的VC了,而是騰訊和阿里。
現在專業風險投資機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特別是最近幾年新興起的投資機構,日子更難過。這也間接把創業者推向BAT,這種對投資機構來說的惡性循環正在上演,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BAT不會投早期項目,他們不差錢,也沒必要博那1%的成功率,他們只要看著市場里經過廝殺剩下的那么幾家,然后把錢給其中的一家,通過資源幫他再把剩下的競爭對手干死或收購。這里面,后期的VC甚至都插不上手。
三、投資將是BAT的未來
我們一直都在談創新,國家也在提倡創新,可企業規模真做到BAT這樣,創新反而是他們的弱項,大企業病、船大難調頭、企業基因,反正任何一個因素都足以制約企業創新。于是乎,他們發現,投資機構的運作模式非常不錯,很適合自己。錢對于BAT來說從來不是問題,而資源也有得是,這種情況下,搶VC的飯碗不僅能多掙錢,還能為自己的商業帝國布局,還能分散風險,還能鼓勵創新。哎媽,好處太多了,不這么干那簡直就是傻啊。
所以可以看到,雖然BAT目前也在不斷研發、完善自己的產品,但更多時候是通過投資的方式參與到其他公司中。要知道,他們一個季度盈利一百多億,就能通過資本市場融到數倍甚至幾十倍于這個數的錢。所以對于他們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問題。目前看來,至少騰訊和阿里是這樣做的。
而通過投資,他們也進入了很多自己做不好的領域,比如騰訊最近又增持了京東的股票,成為京東第一大股東。要知道,騰訊之前電商業務可是沒少投錢,也沒少試錯,可就是做不起來。至于外賣、視頻等行業就更是如此了。
BAT的壟斷已經越來越明顯了,當他們把VC的市場搶占以后,創業者就更難繞開他們了。要知道,這基本是通往資本市場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個創業者,你可以說你不上市,可你的投資人干么?你的競爭對手會放過你么?
或者有的網友不認同,認為他們不可能把所有VC的市場都搶占了,其實他們沒必要搶所有VC的市場,只要把后期投資這塊市場占上,創業者基本就都跳不出他們的圈。而背靠大量資金和資源,搶占這部分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之前我們認為把企業做上市算是一種成功,或者不久的將來,把企業賣給BAT也算是一種成功。
版權信息:江禮坤,的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網創新模式及傳統企業與互聯網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