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發展良機,2013年1月22日,“翱翔計劃”2011級(第四批)學員結業典禮、第六批學員開課儀式暨北京市第五屆高中課程改革學生論壇、基地對接工作會、科學家報告會隆重舉行。會議由北京市教委主辦,北京教科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承辦,東城區教委與東直門中學協辦。中科院院士、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顧問林群,市教委委員李奕,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龍,北京教科院院長時龍、黨委書記唐亦勤、副院長方中雄,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楊志成,北京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原北京市政協副秘書長、特級教師朱爾澄,以及中科院、市
人力社保局、市科協有關領導,各區縣教委主管主任、中教科科長,參與“翱翔計劃”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處、招生辦領導,以及“翱翔計劃”科研探究實踐基地、培養基地、生源基地負責人與指導教師代表和課程基地負責人、教師代表,“翱翔計劃”第四批(2011級)學員代表,第五批、第六批全體學員,學員家長代表,志愿者代表,部分媒體記者等700余人參加了大會。唐亦勤書記主持大會。
方中雄副院長以“創新發展 實踐推動”為題全面總結了2012年創新人才培養工作,介紹了翱翔學員培養機制的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協作體”的構建、“雛鷹建言行動”的推動開展、交流平臺的搭建等實踐與創新探索,并提出了2013年進一步深化工作的重點。
翱翔培養基地北京十二中和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精細陶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所培養的學員、潞河中學學生董泊寧代表翱翔學員發言,與大家分享了自己與同伴完成科研探究的故事與感悟。北京市育才學校校長劉繼忠代表培養基地呈現了將創新人才培養納入學校常態工作,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以培養基地為紐帶,聯合生源基地、實踐基地及社會各方資源深入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工作,輻射帶動各學段學生及教師
團隊的發展經驗與體會。清華大學
網絡研究院
網絡體系結構和 IPv6研究室主任畢軍教授代表實踐基地指導教師以近幾年翱翔學員的培養經驗,告訴在場的學員:強烈的興趣、主動的學習習慣、肯于吃苦、堅持不懈、打造必要的專業基礎等內因是翱翔學員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劉藻代表區縣教委發言,總結了區縣教委加強管理,從研究推進、模式探索、課程建設、隊伍建設、平臺建設、項目保障等方面不斷完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大中小縱向銜接,教育內外橫向聯合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表達了進一步的推進決心。
臧鐵軍副院長受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名譽院長陳佳洱院士、院長羅潔的委托,宣布168名2011級(第四批)學員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