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和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合作區聯合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在埃及開羅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中非經濟合作區建設的成效與經驗”。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吉佩定、蘇伊士運河經濟區主席Mohab Mamish、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等參加開幕儀式并致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受邀參加論壇并發表題為《中國模式:宏觀和微觀視角》的主旨演講。
張維為教授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闡述了中國模式。從宏觀層面看,中國模式包括“三個主導”:“選舉+選拔”的政治主導、混合經濟為特征的經濟主導和社會與國家之間正向反饋的社會主導。從中觀層面看,中國模式的主要經驗是致力于推動發展的政府、不斷試驗、正確順序、民生為大、合作共贏等。他以中國在中非合作園區為例,從微觀層面分析了包括園區建設中政府的作用、園區的試驗與示范效應、民生導向的產業發展模式、造福于當地百姓的合作共贏模式等。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駐英國前大使查培新,蘇伊士運河經濟區Mohamed Abueldahab博士、贊比亞外貿部首席經濟學家Aarom Mutale、中國-埃及泰達合作園區負責人劉愛民、南開大學葛順奇教授、蘇伊士運河經濟區項目經理Eng.Sherif Shaheen以及來自尼日利亞、贊比亞、毛里求斯的專家等分別就非洲如何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埃及泰達合作園區的成功經驗、優化中非貿易結構、中贊經貿合作區建設現狀、園區發展與FDI、蘇伊士運河基礎設施環境、中國-尼日利亞合作園區、中國-贊比亞合作園、中國-毛里求斯合作園區等進行了深入的介紹和交流。
4月18日,張維為教授和其他與會專家共同前往考察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點項目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參加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10周年總結大會,并在會后參觀了合作區及駐區企業巨石集團和西電集團。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成立于2008年,是中國政府批準的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點項目。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為泰達合作區擴展區項目揭牌,擴展區的建設為合作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發展空間。經過10年開發和建設,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已逐步成為中埃產能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模式走向世界的典型案例。
張維為教授在多家媒體的采訪中表示,參加這次研討會和實地考察受益良多,更好地了解了中國園區建設模式,“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的情況,以及中國國企和民企在實踐一帶一路倡議中所作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