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的
房地產拖累了整個國民
經濟,
房地產投資下滑,
銷售額和
銷售面積都在下滑,由此拖累了整個
經濟下滑。”前中房集團董事長孟曉蘇在今日舉辦的首屆地產全球化暨海外投資高峰論壇上說,“而那些跟
房地產沒關系的各個產業發展的不錯,維度和
房地產關聯的100多個行業都不好。”
孟曉蘇直言,政府打壓樓市,只會鬧得百業蕭條。他分析從2011年的樓市限購開始,使得相關產業,包括鋼鐵、有色、建材、煤炭、物流等都受到了損害。因為限購的基本思路是抑制內需,要防止過熱,防止房價上漲,其實也在抑制著中國整個的
經濟增長。
“我們回憶2008年當時中央提出信心比黃金寶貴,其實中國樓市現在正是這樣的時候,限購限貸都被取消了,北京、上海遲早也要取消。”孟曉蘇說,“但是老百姓仍然不買房,為什么?現在缺的就是樓市信心。花旗曾經給中國政府支招,建議想辦法恢復購房者對于房價的預期。”
“現在老百姓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出手買房呢?其實啟動中國的鑰匙就在老百姓手里,他們要看房價是漲還是跌。”孟曉蘇進一步說,“不過信心的恢復需要時間,中國的
經濟現在就缺信心了,面對這樣缺失信心,所以我們要考慮到明年
經濟下行
壓力仍然很大。”
孟曉蘇也認為,接下來中國仍然會出現對住房需求的排浪式消費。“第一個是城鎮化,中國有將近4億農民逐漸的進入城市,這是最大的潛力所在。另一個就是棚戶區改造。”孟曉蘇說,現在中央要求積極發現和形成新的
經濟增長點,1996年建議中央把
房地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以來,其實已經發現,只有把住房建設作為新增長點,才正確反映了中國的情況,并且后來也拉動了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