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產的新文化”主題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企業界和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接到這次會議通知的時候我在香港出差,吳昌期會長打電話到我的手機上,我一口答應了,根據吳會長說的題目,我認真做了一篇作文帶來與大家探討。
為什么我非常愿意參加安徽的活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我是安徽人。我和安徽有三“緣”:
第一“緣”就是“血緣”。我的祖籍是安徽碭山,我們那個地方很窮,所以祖輩和父輩都出來謀生。在抗日戰爭初期,我的祖父孟昭琳就參加抗日部隊,在戰爭結束以后他已經當了“國軍”的少將,在解放戰爭中又和共產黨打。在淮海戰役中,他和他的兒子、我的父親孟憲成恰恰是交戰的雙方。克林頓在知道這件事以后問我:“他們面對面了嗎”?我說沒有,但卻是在同一個戰場上。克林頓問:“那么那場戰爭是父子之間在打”?我說,實際上是兄弟之間在打。我告訴他,雖然他們是對立的雙方,但是他們的目標都是中國的統一。當時克林頓就說:“我當總統的時候堅持了一個中國的政策”。我告訴他:“希望你今后繼續講堅持一個中國”。 2005年春天我的這位朋友差點做出一件錯事,他要訪問臺灣!在我的反對之下,克林頓就提出,要我給他寫到臺灣的講話提綱。結果他在路過香港時就會見媒體,大講“堅持一個中國,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到臺灣后他拒絕參加“二二八”活動,在陳水扁請他吃飯的私人宴會上,他教訓陳水扁說“我堅持一個中國立場,你也應當跟中國大陸求同存異”!克林頓真是一位不錯的朋友。
第二“緣”是“情緣”。1983年到1990年我在中央做過***同志的秘書和辦公室負責人,認識很多安徽的領導同志,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的這位老領導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和闖將,安徽民謠“要吃米、找***”記敘著中國最早起步和成功的農村改革。正是在改革的推動下,中國
經濟迅速發展,我們正在迅速成長為世界強國。現在全世界都在猜測,什么時候中國的gdp總量能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一?這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的“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中國的發展給世界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第三“緣”是“商緣”。15年前我離開國家商檢局副局長的位置,來到中房集團,中房最早在全國投資的十個子公司里,有兩個是在安徽,一個在合肥,一個在蚌埠。通過在中房的工作,我也結識了很多的安徽商界的朋友。所以我到安徽來非常高興。
今天要我講的是“地產新
文化”。我們進行
房地產研究開發必須研究地產
文化,地產
文化包括哪些內容?我總結了五方面來與大家共同研究:
第一、投資選擇與居住功能
文化 第二、規劃設計與景觀生態
文化 第三、環境營造與社區人文
文化 第四、產品營銷與廣告傳播
文化 第五、品牌
戰略與城市地名
文化 房地產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我們老祖先就有這樣的論述:“宅者人之本”。我們國家也認識到“要堅持以以人為本,促進
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這方面有哪些是屬于
文化內容呢?
1、基本住房條件與居住保障,我們中國歷史上關注的是居者有其屋。我們在房產初期就設立了商品房、
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結構。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有些群眾說
房地產只給富人蓋。
房地產業關注的重點是什么?近些年來我們忽略了保障性住房,這些年我們看到,在總體開發量里面,只有不到5%是
經濟適用房,而廉租房在很多地方沒有發展。國八條提出要重點發展
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國六條又再次提出要加快構建
經濟適用房。我認為我們的
經濟適用房建到30%的比例也不算多。現在經過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的學習,大家已經認識到“
房地產業應該重點發展面向廣大群眾的普通商品住房”。
2、住房品質和使用功能,在實現“居者有其屋”以后,居民需要“優其屋”。由于我們的房屋品質不夠高,造成我們的房子拆拆建建。北京的房子平均30年就要重建,美國的房子約44年,日本38.2年,瑞士達到80年,每年我們gdp總量里面有2.1個百分點是財富虛數,這樣拆拆建建,造成了巨大的財富浪費。我們有的專家這樣來調侃我們自己,說外國人叫我們中國人什么來著?叫“拆呢”!(“china”)
3、注重節能、保溫、節費。要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我們
房地產業的貢獻。我們中國人歷來重視房屋和人和自然的和諧,現在我們也都認識到了“五個統籌”包括統籌“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其中第一個方面就要注重房屋與周邊環境的和諧,包括小區居住的景觀的和諧,包括種植景觀、道路景觀,場所景觀等等,所以我們在建造高樓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環境和生態。
下面我想講的是環境
文化與社區人文
文化。社區人文
文化開發企業也應該有所作為,包括人文環境與鄰里和諧、居家私密與鄰里交往。我們的主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文環境和鄰里和諧是中國人歷來追求居家和諧的重要方面,我們中國有個“孟母三遷”的故事,說的是孟家老祖母為了子女的教育,三次搬家,最后搬到了相當于“北京大學”的地方。
現在人們都希望居住在單套的房子里,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一些國家,某家老人去世了,一個多星期才發現。我們要注重鄰里之間的關系溝通。親情和家庭主義原則是中華民族的主要內涵,我們中國家庭的親情關系要比西方的家庭關系來得緊密,這就是為什么單獨建設的養老社區并不受歡迎。即便是子女原因,他們也不愿意離父母太遠。
再講講產品營銷與廣告傳播
文化。根據統計,
房地產廣告已經占到平面媒體廣告收入的20%,超過各項其它產業,有些媒體甚至達到了60%、70%。最近聽說廣告媒體
房地產廣告費收入最多的是廣東日報,廣告多了就要出奇出新,這邊一個豪宅分水嶺,那邊一個城市新地標,這邊一個ceo的首選,那邊一個資本家的樂園。還有這樣一個廣告“ceo入駐不失身份,平民百姓輕松擁有。”這個廣告引起非議了,買房子誰能輕松啊!前幾年在湖南出現了這樣一個廣告,上面是一個泳裝美女,廣告內容是“突破三點,大得讓你心動”。什么大?說是以房子大,但是和畫面組合在一起就有不良的聯想,小姐身上還打著字“我只賣2300元”你到底是賣房子還是賣什么?所以我們
房地產企業在做廣告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社會效應,在廣告宣傳上要加強自律。
最后我要講的是“品牌
戰略和城市地面
文化”。
現在中國大陸知名
房地產企業都注重品牌
文化,不少企業實行品牌
戰略已經得到了成功,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是發展品牌
戰略不能影響城市的地名
文化,地名
文化是很有學問的,是城市
文化的結晶之一。我想告訴大家,北京是最早的數碼城市你們相信嗎?其實北京老北京城就是一個數碼概念,北京有東四,有東單,有西四、有西單,為什么叫“四、單”呢?原來是有四座排樓在兩側,后來牌樓拆了,地名留了下來。
一提倡品牌
文化現在出了很多城市的新地名代替原來的名稱,北京一個小報記者問我,孟總,你們中房開發的房子在哪?我聽著很不是滋味,我們中房在北京開發了60多個項目,在上海也開發了60多個項目,在合肥也開發了20多個項目,這個記者竟然問我,中房在北京開發的項目在哪?所以我們決定以后要把我們的房子統統標上我們的品牌。但是我們發現如果都冠了名,一個城市60多個項目都叫“中房花園”,那么這個城市就快改叫“中房城”了。那時候朋友開車怎么去看你?告訴他這么找地址——上“軒尼詩”大街,走“紅塔山”方向;從“聯想橋”、“四通橋”,拐到“遠大路”;再過“松下街”、“索尼街”、“可口可樂街”、"國美第一商街”,繞過“順馳橋”;穿過“遠洋新干線”,路過“萬科新城”,就到達“中房五糧液新村”了!
所以我認為我們企業不能只宣傳自己的品牌,更要尊重城市的地名
文化,
房地產企業
文化既是現代城市品牌的建設者,又是城市悠久歷史
文化的保護者。最后我要說的是,我們要為
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多做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