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劇在熒屏上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比重,自《心術》之后,似乎醫療劇又開始卷土重來。近期,無論是登上浙江衛視的《青年醫生》,還是正在地方臺播出的《美麗背后》,都再次掀起了醫療劇話題。而每一次對于行業劇的爭議,都是從真實和專業性開始的。
昨天,著名中醫博士羅大倫攜《漫畫中醫》系列圖書的新書來到南京新華書店新街口店,談及目前的醫療劇,羅大倫從專業的角度給出了分析。
挑錯 醫療劇不真實在美化醫療環境
對于近期涌現的各種醫療劇,在羅大倫看來,還不到高峰期。作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大國醫》的主講嘉賓,羅大倫受邀前往全國各地講授健康養生知識,而邀請他擔任編劇從事影視工作的更大有人在。“目前我的主要精力和方向還是放在傳承中醫國學、普及中醫知識上,醫療劇應該還是要做的,但是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精力。”
在羅大倫看來,國內的醫療劇在醫療技術等方面都已經算是較為專業,“像是念錯藥名這種曾經的醫療劇中會出現的錯誤,在這幾年的醫療劇當中已經不會太多的出現。”不過對于從事專業醫學工作的羅大倫來說,他眼中的醫療劇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專業術語上,“如今的醫療劇不真實就在過于美化了醫療環境。”在趙寶剛的《青年醫生》中,就出現了如此的“毛病”。
“其實如今大醫院的醫生,一天至少看100個病人,醫院就跟戰場一樣,一天下來都沒力氣說話,環境嘈雜哪里像電視劇中那么高大上。”而沒把醫學放在主要位置,也是如今中國醫療劇普遍存在的現狀,大多醫療劇依舊是裹著醫療外衣而已。
學習 歐美醫療劇案例可以當教材
提及醫療劇,歐美、日韓等都是該類行業劇的熱門產地,與很多觀眾一樣,羅大倫也追看過各個國家的醫療劇。“在國外,有兩個劇集類型是收視率最高的,一個就是醫療劇一個就是律師劇,而國外這兩種類型的編劇大多都是出自專業的律師和醫生。因此他們寫出來的劇,我們根本就沒法質疑。”雖然國內行業劇也開始借鑒這種方法,但是大多請來的是醫學顧問或者對行業有研究的人。
“在國外的醫療劇當中,里面眾多案例都是可以讓醫學院的學生當教材來看的。”羅大倫給記者舉例,“且不說西醫類型的電視,就說中醫好了,韓國當年有拍攝過一部相關題材叫做《醫道》,講述了許浚從醫的傳奇一生,我覺得這部劇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其實中醫本是從中國來,但是他們所講述的醫案卻相當專業。”